您所在的位置:上海信息港首页 > 信息资讯 > 上海资讯 > 浏览正文


不用上门就能摸清人员返沪情况 电力大数据还能这么用


2020-2-26 22:16:37

“这两栋楼44户人家,在春节期间共11家离沪,截至2月6日其中9家已返沪,返居后相关家庭未离沪。”社区工作者不用上门调查,就能通过基于电力大数据的“人员返居指数”摸清楼内状况。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市北“3108”研究室的青年团队放弃休息、精准“发力”,基于电力大数据的研判分析,主动承担“市北地区复工指数”和“社区人员返居指数”研究工作,为地区复工复产“赋能”,为社区抗疫一线“减负”。
 
源于“100小时志愿服务”的创新

“光靠‘人海’战术不行啊,我们可以做得更好!”2月9日起,市北公司党团员志愿者兵分两路,先后12人来到曹杨街道和芷江西路街道,深入一线配合社区开展疫情防控工作。为了准确排查外出返沪人员信息和隔离情况,“红马甲”们在小区楼道上下反复,不一会儿微信步数就突破了2万步。在社区100多小时的服务做下来,志愿者许鸣吉不由发出感慨,“为什么不用沉睡的‘电力大数据’金矿,为防疫一线‘赋能减负’呢?”

通过市北公司“3108”研究室平台,项目组在短短45分钟内像“星火燎原”般建立起来:“分析好手”充当“智慧大脑”,“数据达人”成为“最强后台”,一起合力提出了社区“返居指数”的创新概念。“通过电量数据就能对判断返居情况,你们看看我的模型。”“用电量还和历史情况、自然环境因素等有关呢?我们赶紧做个用电行为特征值模型吧”,平日里亲密无间的伙伴也会为了课题争得“面红耳赤”。“嗨,我插个充电器啊”,一次次的视频会议、一次次的手机电量告急,一次次不知不觉已进深夜。历经四版,《基于电力大数据的人员“返居指数”的研究及应用》终于出炉。

不用扫楼”的创新效果感受得到

基于电力大数据的“人员返居指数”效果看得见、摸得着,原先每天去社区“扫楼”既耗费时间和人力,效果也不甚理想,常会发生“家里没人扑了空”、“信息收集不全不准”等情况,现在这些问题都迎刃而解。社区“返居指数”发布后,志愿者马上计算了隔天准备去“扫”的曹杨一村126号等两栋楼,共计44户人家。工具准确显示,在春节期间共11家离沪,截至2月6日其中9家已返沪,返居后相关家庭未离沪。通过对社区居民的用电数据分析,将社区防疫难度和隔离情况数值化,提高了网格化监视管控的效率,为街道和社区提供更全面和可靠的防疫数据支撑。

“多亏了市北志愿者和电力大数据‘法宝’。”曹杨街道张主任感慨道,“我们社区工作者年纪比较大,要跟踪这么多返沪信息实在有难度,真是帮了大忙!”
 
“我请战!”“我先来!”“我不退!”……电力人的呼声不仅从“抗疫”前线传来,一股强有力的“力道”也迅速汇聚在创新“大后台”。上电青年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闯劲,奋勇当先;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锐气,主动向前;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胸襟,迎难而上。不仅在青创舞台上,更在疫情实践中,在创新中历练,在担当中成长。

(编辑:上海信息港新闻中心 xxg.sh.cn) 关闭
+ 相关信息咨讯
·浦东机场四期扩建工程航站区工程环评报批前公示,
·“和爸爸一起上下班!”开在金融楼宇里的爱心暑托
·上海警方:严厉打击非法放贷违,今年已抓获犯罪嫌
·上海博物馆“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早鸟票
·配合上海南站设施更新改造,7月起金山铁路部分列
·上海又架起一座市域铁路最大跨度桥
·中国首制大邮轮首航在即,你想要的“吃”“住”“
·一个手机号就能让个人隐私“裸奔”?记者做了两次
·上海轨道交通15号线南延伸段开工!崇明线、18号线
·上海动物园今冬意外“翻红”,复古格调成为年轻人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上海信息港 xxg.sh.cn 所载作品均转载自境内其他合法网站,均来自我站会员在线投稿,全部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2. 因难以对所有会员投稿文章事前版权筛查,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被侵权需本网删除的,请根据“避风港原则”在作品在本网发表之日或发现被侵权之日起30日内务必发邮件law###shzx.com(发送时请将###更换为@)书面通知我站,若未书面通知我站不负法律责任。

详细声明请访问>>> 上海信息港网络作品传播权及著作权声明
版权所有 ©2003-2024 上海信息港 上海华易信息港(xxg.sh.cn上海信息港网络作品传播权及著作权声明
上海信息港发布会邀请及刊发稿件 QQ:191646616 微信:newsshcn 商业合作:021-34121912


ICP备案号: 沪ICP备202101997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