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农业农村部发布了关于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范围和时间的通告,宣布从2020年1月1日0时起实施长江十年禁渔计划。
为什么要禁渔?实际上,在过去几十年快速、粗放的经济发展模式下,长江生物完整性指数已经到了最差的“无鱼”等级。
而日前的另一新闻,则更令人痛心:
国际学术期刊《整体环境科学》于2019年12月23日在线发布的一篇研究论文中称,2005-2010年时长江白鲟已灭绝。
长江白鲟没能进入2020年。
因为珍稀,所以珍惜!十年“禁渔”,方能有鱼。实现禁捕,让长江休养生息,迫在眉睫。
研究表明,近代物种的丧失速度比自然灭绝速度快1000倍,比物种形成速度快100万倍。物种的丧失速度由大致每天1个物种加快到每小时1个物种,这意味着每过1小时,就有1种历经千百万年进化的生物从地球上永远消失。
长江作为母亲河,不仅孕育了古老的华夏文明,也滋养了万象生命。长江拥有各种鱼类400余种,特有鱼类180余种。长江既是青、草、鲢、鳙“四大家鱼”等重要经济鱼类的天然种质资源库,更是诸多珍稀水生生物的避难所。在1988年国务院批准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珍稀保护野生鱼类共有16种,其中分布于长江水系的有一级保护动物——中华鲟、白鲟和长江鲟,二级保护动物——胭脂鱼、花鳗鲡、川陕哲罗鲑和松江鲈鱼等。
在这些鱼类从繁盛走向濒危的过程中,人类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或水利开发导致栖息地破坏,或过度捕捞导致种群数量急剧减少。尽管2005年建立了“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但在长江经济发展与珍稀水生生物保护的博弈中,这些珍稀物种的命运岌岌可危。它们急切地呼唤,呼唤着人类倾听它们的内心话,呼唤着人类保护这些珍稀的物种,保护母亲河长江......
白鲟:长江里一直流传着我的传说,但是,人类再也看不到我长江逐浪的英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