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每个在实验室工作的科研人来说,一次性塑料制品已经成为了日常不可或缺的耗材工具。根据一组英国研究者估算,全世界的生物医药和农业实验室每年可产生 550 万吨的实验室塑料废物,相当于 2012 年全球塑料回收总量的 83%。在白色污染越来越严重的今天,一所知名高校采取了一项颇为激进的行动:他们决定在 5 年后,彻底“封杀”校园内的一次性塑料制品,这其中就包括“一次性塑料使用大户”——实验室。
图片来源:Daniel Stier at Twenty Twenty and Miren Marañón at East Photographic for Mosaic
编译 甄婷
来源 Mosaic, UCL等
编辑 魏潇
前段时间,伦敦大学学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UCL)宣布了一项针对一次性塑料的禁令。校方承诺,从现在起到 2024 年,UCL 将逐步淘汰食堂、商店和实验室中一次性塑料制品的使用和售卖。这意味着不仅塑料瓶、一次性餐具、包装袋、吸管等生活中常见的塑料制品将在未来 5 年中从 UCL 的校园逐渐消失,连塑胶手套、移液枪吸头、一次性培养皿等实验室常用耗材也将被学校“封杀”。
比起那些日常生活中的一次性塑料污染,实验室产生的一次性塑料污染常常不那么受关注,而实际上,科学研究是一次性塑料的潜在消费大户之一。塑料培养皿、各种类型和尺寸的试剂瓶、多种类型的手套、一系列不同量程的移液器和配套使用的枪头、样品管和瓶装试剂……它们一般不会出现在大多数人的日常生活中,但就像是每日的咖啡和加班一样,早已是现代科学研究的日常。这些塑料制品和仪器是 21 世纪科研行业赖以生存的基础,没有它们,就没有我们现在所拥有的知识、技术、产品和药物。它们至关重要,但也极度污染环境。
“一次性”文化
追溯科学的历史,很难确切地说出一次性塑料何时进入实验室——我们恐怕要从 “一次性”文化的兴起和塑料的发明说起。
19 世纪中叶,伴随着工业革命带来的机器大规模生产,布和纸的生产变得更加容易,成本也更低。比起清洗和重复使用(或付钱让别人来做),扔掉要显得便宜和容易得多。“一次性”文化从此兴起。而从 19 世纪后期开始,塑料逐渐被合成出来并不断优化,战争则刺激了塑料制造业的爆炸式增长,大量的塑料制品迅速涌入二战后的房屋和实验室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