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开展人身损害赔偿标准城乡统一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正式公布,明年1月1日后发生的因侵权行为所引发的人身损害赔偿案件,不再以当事人城乡身份差异来区分赔偿金额。
根据《实施意见》,今后上海所有法院受理的所有人身损害赔偿纠纷案件,包括民事案件、刑事附带民事案件、海事案件均适用城乡统一标准。该标准选用“上海市居民标准”,即案件中的残疾赔偿金、死亡赔偿金按照政府统计部门公布的上一年度上海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计算。被扶养人生活费按照政府统计部门公布的上一年度上海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计算,并计入残疾赔偿金和死亡赔偿金。
在过去,同一起交通事故中,如果受伤乘客一个来自城市,一个来自农村,赔偿标准可能不同。这一现象被社会公众称为“同命不同价”。今年4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布了《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意见》,明确提出“改革人身损害制度,统一城乡居民赔偿标准”的要求。最高人民法院要求全国各高院根据各省市具体情况,在辖区内开展试点工作。10月初,上海高院正式启动实施意见的起草工作。
“在前期调研时,我们专门与统计部门进行了沟通。”上海高院民事审判庭庭长殷勇磊说,2015年起,统计部门便按照国家城乡一体化的要求,以上海全市所有居民为基数进行抽样,统计上海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上海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数据,不再有城镇标准和农村标准之分。同时,在全市法院近年来受理的人身损害赔偿案件中,以农村标准判决的案件占比仅为5%至10%,数量不大,“最终选用居民标准,是因为上海地区城镇标准与居民标准差距较小,采用居民标准对原应适用城镇标准的当事人影响不大,但是相比农村标准却要提高了一倍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