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联曾给出过一组数据:2017年,上海人在境外使用银联刷卡的消费额大约是600亿元。如果能把这块“蛋糕”留在境内,将会为“上海购物”带来巨大增量。
让中国人消费回流,让外国人增强来沪消费的意愿,“免退税经济”是一方“催化剂”。今年4月19日,上海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供给促进消费增长的实施方案》,对免退税经济提出发展规划——加快发展机场、邮轮港等口岸免税店及市内免税店;支持创建离境退税示范街区,扩大退税商店数量规模;搞好离境退税“即买即退”试点……免退税经济正给“上海购物”带来越来越显著的积极影响。
口岸免税店扩容谋发展
谈到免退税,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可能是机场免税店。数据显示,去年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免税店的营业额突破100亿元,位列全球第三位。而根据上海机场的中报测算,上海机场2019年上半年免税销售额约为70亿元,同比增长约30%。
随着上海两大机场旅客吞吐量稳步上升,这为机场免税店带来了进一步发展空间。今年9月,浦东机场卫星厅启用,其中免税店面积接近1万平方米,一口气引入十几个新品牌。华创证券相关负责人预测,此举将进一步刺激机场的免税销售。
除了机场免税店,上海加快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步伐,也为邮轮港发展免税店提供了良机。今年8月出台的《上海市新一轮服务业扩大开放若干措施》提出,“支持上海邮轮口岸出境和进境免税店增加销售商品品类,按照经营发展情况,支持其增加经营场所面积、扩大经营规模”。11月,面积达1700平方米的全国首批邮轮港进境免税店之一的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港进境免税店揭牌,成为“上海购物”消费新亮点。
市内免税店购物更便捷
今年8月,中服上海免税店悦达889广场店迎来开业三周年,尽管有着“持护照自入境之日起180天内可一次性购买免税商品”的门槛,但入口处还是排起了长队,甚至一度需要采取限流措施。
“中服上海免税店开业至今三年多,已吸引客流超400万人次,而且销售额稳步增长,逐年递增超20%。”中服上海免税店副店长章程洁告诉记者,这里已被消费者亲切地称为“国人自己的免税店”。过去,消费者在国外放进“购物篮”里的化妆品及日用品,如今在国内都能一站购齐,选择更加丰富,性价比也更高,满足了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需求。
国内免税店大致有三种模式,机场、市内、离岛。上海市内免税店起步较早,创新之举不断。今年初召开的市商务工作会议透露,上海要新开一家大型市内免税商店。8月23日,陆家嘴市内免税店正式开业,更新了免税店模式,相当于将虹桥、浦东两大机场的免税店搬入市内——即将出境的消费者在免税店购物,可在机场提货,购物时间和提货方式更加灵活便捷,购物体验也更优。
从近年来的消费结构看,境内居民已成为免税店的消费主体,这无疑将进一步促进消费回流。
离境退税不断升级扩围
2015年7月,上海正式实施离境退税政策,位于小陆家嘴商圈的第一八佰伴是首批27家提供离境退税服务的试点商店之一。来自第一八佰伴的最新统计显示,今年1月1日至12月23日,退税金额达到25.22万元,退税358人次,分别比去年增长77.82%、105.75%。
这些年,上海离境退税不断升级扩围,全市可提供离境退税的单位已达428家,而且还开展了离境退税“即买即退”试点。位于南京路步行街东首的上海新世界大丸百货从今年1月起试点离境退税“即买即退”,1月30日即开出首张申请单,享受这一服务的日本游客柳宗一郎在拿到退税款时感到非常意外,“这不仅可以让我再次购置伴手礼回国,又节省了我去机场办理退税的时间”。
大丸百货相关负责人透露,截至11月,该商场办理“即买即退”业务共87份申请单,价税合计30万元,为境外旅客当场办理退税款2.7万元,平均客单价1383元,购买大类涉及面广,“对商场而言,这不仅是一项为境外旅客服务的新举措,更是多了刺激游客二次消费的新手段,实现了商场与游客的共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