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DrWhy
前几天,路过公司后门卖手抓饼肉夹馍的小摊位,发现上面贴着一张A4打印纸,上书:由于肉价上涨,所有肉类价格上调5角。
联想到同事说去超市买肉,20块钱买了不到巴掌大的一块儿五花;形容家里条件优越的流行网络用语,已经从“家里几套房”升级成了“家里几头猪”。
小编不禁暗自叹气:这年头,想吃口肉,真是太难了。
为了能吃到肉,人类都做了哪些疯狂的梦
首先,感谢燧人氏。
告别了茹毛饮血的日子,人类终于吃上了熟肉,从此进食和消化的效率更高,能吃的东西越来越多,人类过上了“万物皆可吃”的幸福生活。。。
有那么一段时间,没有人类不敢吃的,也没有人类不能吃的。
自己做的不够好吃,于是有了厨师和餐馆;野生的不够吃了,于是有了养殖场;养殖场的产量有限且造成的环境问题严重,也没有关系,我们还有实验室。
细胞实验的初衷肯定不是为了培养一块儿可以搬上餐桌的肉,但是谁都不能阻止普罗大众对于美食的追求。
1921年,法国外科医生兼生物学家、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卡雷尔先生(Alexis Carrel),他把从雏鸡心脏获得的成纤维细胞放进了自己特制的培养皿里,定期加入新的营养液,发现这些细胞不仅成功存活,还能一直保持分裂,“如果不是及时修剪掉不需要的部分,这些细胞可以超过太阳的质量”[1]。
卡雷尔先生的“不朽神话细胞株”的最终存活时间长达34年。虽然之后再没人能复制这个实验,虽然大家对这个实验存在多种怀疑,但是在当时,“不朽神话细胞株”的诞生为细胞分裂和衰老提出了新的观点,并且提示大家:只要培养方式正确,普通细胞也可以一直分裂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