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说:瑞金医院将最小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体内 周邦彦 摄(下同)
“我在医院里住了两个礼拜,损失可不小,但我坚持要做这个手术。”56岁的律师凌先生开玩笑地说。
“我老公是做新闻的,和我聊起这款无导线起搏器,又看到了进博会上的相关报道,于是就找到吴主任了解情况,觉得很好,便决定装这个。”病人杨女士说。

今天上午,在经过了一年的临床研究后,瑞金医院成功完成上海首例、全国首批Micra无导线起搏器植入。该首例植入的落地,标志着瑞金医院心内科心律失常诊治水平迈入国际领先水平。
56岁的凌先生,是一名国内知名律师。入院时被诊断为“窦性停搏”,反复头晕甚至还有晕厥的状况,更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出现四五秒的心脏停跳。这些异常情况已经对凌先生的神经系统造成损伤,对记忆力也产生影响。安装心脏起搏器是目前最有效的方法。
但凌先生对传统的心脏起搏器有些顾虑,因为传统的心脏起搏器会将两根导线通过静脉植入心脏,再在前胸开口置入起搏器。然而Micra无导线起搏器无需植入心内膜导线,也无需再在胸前切开制作囊袋。凌先生通过进博会的报道了解到了这款微型起搏器后,便“一见钟情”,认定了这便是最适合自己的“救命良药”。
瑞金医院心内科主任吴立群教授团队经过术前缜密诊疗方案分析,同患者和家属进行了充分的沟通后,在今天上午将凌先生的愿望转为了现实。整场手术仅用了30分钟,非常成功。
杨女士的症状与凌先生有些相似,在去年已经做过二尖瓣成形术、三尖瓣成形术以及房颤消融术。但术后依然存在阵发性心悸症状,也就是所谓的“快慢综合征”。Mirca无导线起搏器在进博会上大放异彩,同样吸引了杨女士一家。
凌先生的妻子表示,对一个热爱运动且工作繁忙的人来说,无导线起搏器简直是理想的选择。杨女士说,自己术后几乎没有任何不适。
Micra起搏器比传统起搏器体积小93%,重量仅2克。它减少了囊袋并发症、导线并发症的发生,也避免了手术操作引起的并发症。传统起搏器在术后需要静卧6-12小时,且6个月内植入肢体不能有剧烈运动。而Micra无导线起搏器术后1-2小时就可以下床活动,两天后即可恢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此外,传统起搏器会在前胸留下明显开口和疤痕,且伤口较大。Micra在植入后患者几乎感觉不到它的存在。无论是使用1.5T还是3T全身核磁共振,可以确保扫描时病人的安全。
Micra无导线起搏器更推荐哪些人?据介绍,年纪较大的人群,存在肺气肿、肺大泡、或肾功能不全等的病人,解剖受限的患者等都可以优先考虑Micra。而生长发育期间的青少年如果植入传统起搏器,体内的导线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增加,过多的导线必然会对身体造成很大的影响,也建议选择优先植入Micr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