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阵子,我家种的阿林有机韭菜,在叮咚买菜平台一上线就被秒光!”近日,在金山枫泾镇中洪村,阿林果蔬合作社负责人王林军自豪地告诉记者,目前,他们每天接到的盒马鲜生、叮咚买菜等平台采购需求量,至少是合作社实际上市量的5倍以上。
据介绍,阿林果蔬合作社的种植总面积约1400亩,其中有机菜田到明年1月将达570亩,认证的蔬菜单品58个,届时将成为金山区最大的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这家合作社还开展了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且曾是金山第一家通过GAP认证的合作社。
一家小小合作社,为何“迷”上各种认证?“阿林”的心路历程,在市郊农民中颇具代表性。随着电商新零售模式兴起,上海郊区农民越来越爱惜自家品牌,对参加农产品认证也更起劲了。
有认证“优质优价”
2008年,王林军回到家乡枫泾承包农田,一丝不苟实施有机种植法,为朋友和同学生产值得信任的健康食材。“那时朋友们常来农场,采摘、学农、吃饭,生产细节大家都看得见,所以无所谓有没有认证。”当时,社会上对有机食品有误解,他也不愿为了证书而参加认证,而是把更多心思放在高标准的生产上。
随着种植规模扩大、电商新零售模式兴起,他不得不转变观念。以前,在熟悉的、相对封闭的“朋友圈”,大家都信任;但面向开放的、陌生的大流量消费群,怎么才能让人相信这些菜是优质的、安全的?这时,王林军感觉有“说不清”的无力感,而认证证书是最好的证明。
他坦言,如今,不参加认证还真不行,比如进入叮咚买菜、盒马鲜生等平台,起码要持有绿色食品的认证证书,这是基本门槛,如果不进这些新零售平台,就很难实现大规模的“优质优价”。参加各种认证,让他尝到甜头。目前,他家的有机产品已进入叮咚买菜、盒马鲜生等平台,产品供不应求,且获得较高的附加值。如阿林韭菜,每300克一份的终端价为9.8元,是同类产品的3—4倍。合作社每天供应5—6吨绿色蔬菜,都是为大采购商订制的。
一片菜叶的“教训”
现在,在阿林合作社的生产基地,蔬菜种植执行绿色食品等认证标准后,许多细节都不一样了。目前,整个基地的生产用水不再直接从河道抽取,专门营建30亩生态湿地,对河水先进行净化处理,之后再经过第三方检测,达标后才用于灌溉。这里的每块田地,每年都要施大量有机肥提高有机质含量。基地还探索养殖蚯蚓,为菜田提供优质的蚯蚓肥。
“采摘上市的蔬菜,每批次都要快速检测,政府部门、认证机构和采购平台每个月也会进行五六次飞行检查。”王林军坦言,如今,合作社必须对生产全过程严格把关,容不得一丝差错。他给记者讲了个曾让他哭笑不得的故事。有段时间基地采收生菜,按标准要去除最下方两片叶子,有位老阿姨想帮老板减少损失,就悄悄改了标准,只去除一片叶子。在她看来,最下方两片叶子分量最重,卖相也好。最终,上千斤生菜全部被要求“返工”。这个故事也说明,农产品认证红火的背后,是沪郊农业经营主体和产业工人观念的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