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上海信息港首页 > 信息资讯 > 上海资讯 > 浏览正文


上海开放大学1025名学子本科毕业 八成学生边工作边学习


2019-12-16 10:49:03

  

  昨天,45岁的何海峰带着他读预备班的儿子走进上海开放大学国顺路校区,参加新一届本科学位授予仪式,与其他同学一起共1025名新学士戴上了学士帽。这位理工学院软件工程专业的大龄本科生,已从老家修家电的中专生成为与美英同行交流无间的IT工程师。“我让儿子也感受一下,爸爸是怎么读好书、读学位的。”

  母亲和孩子一起写作业

  像何海峰这样带着老婆孩子拿学位证书的上海开大学子还有很多。44岁的曾秋姣在沪创业,膝下有一儿一女。大女儿比妈妈更早考入大学,小儿子也读到了妈妈曾经的最高学历:高中。她说:“我们家有3个学生,常在周末一起写作业。”在学习型家庭中生活,曾秋姣的幸福感溢于言表。

  同穿学位服,王聪和姜欣是小两口,也是同事。两人从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大专毕业后,双双进入上海光明长江现代农业有限公司工作。王聪驾驶农机,开进口拖拉机;姜欣则搞党政工作。2016年起,他们在职攻读上海开放大学崇明分校行政管理专业。学业之初,王聪就暴露出短板,作为必修课的政治科目不行,令他一度想到放弃学业。“这可不行,单位里都知道我们一起来读书,你挂科了多难看……”这时,姜欣的长板“上线”了:在其鼓励与督促下,丈夫加班加点“补课”,结果全部考试均一次性通过。有意思的是,王聪后来居上,还拿下全校二等奖学金。如今,他们职级都有所提升。

  29岁的朱凌艳因先天驼背小身材,只完成了九年义务教育。但这点残障并未成为她人生的障碍。2017年春,朱凌艳到上海开放大学黄浦分校就读城市公共管理专业,次年获一等奖学金,并获上海市成人高校优秀学员。本科学习让她更会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她结合所学,写出一篇改进和完善社区消防的论文。

  八成学生边工作边学习

  曾秋姣平日在松江分校读夜课,常常九时下课、十时到家。一晚风雨大作,儿子拉着妈妈说:“今天就不上学,陪我吧……”妈妈抓住他的手,“妈妈从不请假,读书就是这样……”五六年来,曾秋姣忙里忙外,但风雨无阻,不曾缺过一节课。她告诉记者,对于不限年龄、有教无类的开放式高等教育机会,她格外珍惜。同样珍惜开大学历提升机会的中年人还有何海峰。曾几何时,他投身的家电业开始数字化甚至智能化,同步转型的他来到上海开大读计算机应用技术大专。“其他专业仅70多个学分,这个专业要90多个学分。”何海峰日常两点一线晚高峰坐公交赶课堂,途中换站时啃包子解决晚餐,由此也一口口啃下了自己从没接触过的C语言、C++、数据库等课程。在事业上,他转入工程领域计算机辅助设计的一家外企。如今,这位改行成功的工程师在美国、英国、印度、菲律宾等国际间开发软件业务。

  上海开放大学校长袁雯说,全校八成在读生在20岁到40岁,多数是边工作边学习。开大学子为圆大学梦而读书的约占七成,为探求新知、提升素养而读的占六成多。因此,学校人才培养方案贴着需求走,不单“学历补偿”,更重应用能力,“通过校企合作、送教上门、在岗学习,我们的学习者在哪里,校园就在哪里。”

(编辑:上海信息港新闻中心 xxg.sh.cn) 关闭
+ 相关信息咨讯
·浦东机场四期扩建工程航站区工程环评报批前公示,
·“和爸爸一起上下班!”开在金融楼宇里的爱心暑托
·上海警方:严厉打击非法放贷违,今年已抓获犯罪嫌
·上海博物馆“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早鸟票
·配合上海南站设施更新改造,7月起金山铁路部分列
·上海又架起一座市域铁路最大跨度桥
·中国首制大邮轮首航在即,你想要的“吃”“住”“
·一个手机号就能让个人隐私“裸奔”?记者做了两次
·上海轨道交通15号线南延伸段开工!崇明线、18号线
·上海动物园今冬意外“翻红”,复古格调成为年轻人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上海信息港 xxg.sh.cn 所载作品均转载自境内其他合法网站,均来自我站会员在线投稿,全部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2. 因难以对所有会员投稿文章事前版权筛查,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被侵权需本网删除的,请根据“避风港原则”在作品在本网发表之日或发现被侵权之日起30日内务必发邮件law###shzx.com(发送时请将###更换为@)书面通知我站,若未书面通知我站不负法律责任。

详细声明请访问>>> 上海信息港网络作品传播权及著作权声明
版权所有 ©2003-2024 上海信息港 上海华易信息港(xxg.sh.cn上海信息港网络作品传播权及著作权声明
上海信息港发布会邀请及刊发稿件 QQ:191646616 微信:newsshcn 商业合作:021-34121912


ICP备案号: 沪ICP备202101997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