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老电梯是经常坐的,有栅栏门,一个开电梯的阿姨,手动拉上栅栏门,哗啦啦关掉,到楼层了哗啦啦再开……”儿时,摄影师朱屹住在武康大楼隔壁的1818弄。在昨天的上海市民文化节“老建筑的故事”市民创意创作大赛颁奖典礼上,她走上上海图书馆报告厅的舞台,回忆与这幢老建筑有关的往事。
建筑可阅读——在市民亲手写下的故事中,城市记忆复苏了。自3月启动以来,大赛征集故事近千篇,开展讲座活动83场次,阅读行走活动44场次,参与市民达8553人次。85篇佳作分获一、二、三等奖及优秀作品奖。
最难忘老街的人情味
有着200多年历史的沈家镇,藏在崇明岛西部。小镇老街长约100米,一度商铺连亘,南杂百货、饭店酒肆、茶馆书场、竹木铁铺等一概不缺。市民杨雨生就出生在这里。“父亲在病榻上提起老镇的火拿、商号等,让我难以忘却。”此次大赛,他写下文章《老街你还会回来吗》。
这条老街尤为吸引人的是一柄被称为“火拿”的民间灭火器具。因为老街是连体建筑,一旦发生火灾,火势会蔓延不断。利用“火拿”的爪子抓住房梁,铁环上系上绳子,人多势众把房子拉倒,就能隔断火势。
72岁的阮志樑也有一个关于老街的故事。他至今珍藏着一块布满铁锈的“蜡烛店”门牌号——法华镇路657号,这是他住在老街时的地址。这条老街每天“醒”得特别早,卖粢饭团的小推车经过窗前时发出的隆隆声,好似“起床号”。最难忘的是老街的人情味。“剃头师傅我们都叫他‘娘舅’,修鞋师傅则是义务保安。”阮志樑笑笑,“老屋没有铁门、没有防盗窗,十多户共用一个水龙头的邻居就是一个‘朋友圈’,小偷也是望而却步的。”
老建筑见证城市变迁
住在市区的“老上海”,则有更多理由诉说老建筑的过去。“寻觅”福州路对老人薛关钧而言,永远是一件心潮澎湃的大事。“父亲薛庆三与叶圣陶同年进的开明书店,曾历任核账课职员、稽核课职员、账务课主任等。”
在他父亲的口述中,开明书店最初一切都像家庭一样,“有人买书,需要叩几下门方可进来”。书店曾为茅盾、巴金等作家出版、再版过众多作品,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如今,原开明书店278号门牌号已无,取而代之的是280号三开间的“博印堂”文化用品商店。“重返故地,福州路上仿佛依旧荡漾着开明书店的创业精神与影子。”薛关钧说。
朱屹难忘去武康大楼领牛奶的场景。上世纪70年代初,每天6点钟,父亲拎着篮子去菜场,顺便就到武康大楼底下牛奶站拿牛奶,有时候也带着她一起。一张牛奶卡,当天领掉后,奶站工人用圆珠笔划一条杠,表明“领掉了”。“奶瓶是回收的,每天喝完牛奶,空瓶子第二天还回去,换一瓶新的来,我家天天洗干净了去换。”领牛奶的时候也有“奇遇”,“父亲说经常看到孙道临来拿牛奶,后来又晓得上官云珠之前也住过这里,瞬时做明星邻居的自豪感出来了”。
在大赛评委、上海城建职业学院副教授周培元看来,保护老建筑,需要更多市民的共同参与,“城市需要多元视角,建筑可阅读,不仅要保护老房子,更要保护其中的民俗民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