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岁愚园路,如今不仅有广受追捧的网红小店,更有一家承载不少上海市民人生最初记忆的“网红”医院——长宁区妇幼保健院(“长妇幼”)。10月26日,从武夷路搬迁至愚园路786号(原同仁医院旧址),以嫩绿、粉橙、天蓝装饰外墙的长妇幼将在此“暂住”3年,未来将回归武夷路原址。一个多月来,长妇幼搬家工作进行得如何?新老妈妈们对长妇幼又有怎样的期待?
愚园路院区度过适应期
10月25日傍晚5时,长妇幼开始“悄无声息”大搬家——此前,院方已进行近一个月的方案设计,如产检时医生在孕妇的产检卡贴上搬迁新址的服务信息,同时将尚未出院的孕产妇安置在混合病区内,根据症状与病情轻重分为ABC三类。当晚,5辆急救车载着仍留院的31位患者,十几分钟后平稳驶达愚园路新址。武夷路原址保留一天急诊……短短一个周末后,愚园路院区顺利开诊。
愚园路院区原是同仁医院旧址,“80%的设备与用品都是我们从武夷路带来以及老同仁留下的,环评指标已通过市级机构监测。”不过院长方文莉也坦言,一个多月来,大家一同克服了许多困难,“比如妇产科医院的一大特点是陪客多,而愚园路虽然公共交通方便,但停车位稀缺,因此我们决定将仅有的院内车位让给病家临时停泊,鼓励所有职工绿色出行。”
目前,新院区已顺利度过适应期。据该院门诊办公室统计,10月26日至11月底,新院区已接诊门急诊60943人次、分娩量1308人次,其中剖宫产率25%,住院手术共690台,与以往数据基本持平。
武夷路旧址成“打卡圣地”
一座区级妇产科医院搬迁,缘何牵动许多上海人的心?11月2日、3日,刚刚“冷”下来的武夷路院区又“热”了:长妇幼邀请曾在这里出生的孩子们“回娘家”,与旧医院大楼合影。近1500个家庭、5000余人次在人生缘分开始的地方,让家庭重新打开记忆闸门,重温孕育生命的美好。
“不知道为什么,这里让我们特别有归属感。”出生于长妇幼、又在长妇幼生子的张女士说,“我当时还尝试了水中分娩,感谢医务人员手把手教我,原本对分娩很恐惧的我顺利完成了人生体验。”2003年,长妇幼在全国率先实施水中分娩,被国际水中分娩协会列为永久会员单位。本月,该院将迎来第10000例水中分娩宝宝的降生。
从1935年由上海市妇产科总顾问、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博士孙克基建院以来,长妇幼始终为打造“小而精”动足脑筋:分娩过于疼痛,他们引进水中分娩;反复流产的患者深陷无助,他们引入社工哀伤辅导,陪伴患者走出阴霾;剖宫产率需理性下降,他们开设从孕早期就介入的产科、营养科、护理部多学科门诊,防止巨大儿发生,为安全分娩做准备……正因此,长妇幼在2016年成为长三角地区首家通过JCI认证的妇幼保健医疗机构。
曾与孙克基共事、上世纪80年代的长妇幼院长董金瀚记得,孙院长要求每位医生必须在白大褂里穿西服、系领带,如今严谨的作风仍保留于这家医院的血脉中,护理部推出“140条军规”,如走路不得穿响底鞋、看到患者需停下微笑问候等,让走入人生新阶段的“准妈妈”们少一些紧张,多一些憧憬。
建儿童健康管理监测平台
方文莉透露,未来3年内,武夷路旧址将按三级医院标准建设,比现有建筑面积扩大3倍。而这3年间,在寸土寸金的愚园路上,医院将“螺蛳壳里做道场”,从孕产妇及新生儿需求出发,围绕母婴健康管理医疗服务做足文章。
近日,长妇幼将目光投向儿童早期身高管理。“大多数家庭可能更关注出生缺陷、肥胖、贫血等问题,身高在儿童发育早期可能并不明显,但若不能早期介入,可能会错过最佳诊疗时机。”11月21日,长妇幼首次开设身高管理门诊。每周四下午,儿童保健部主治医师王兰在骨龄评价基础上为患儿提供关于营养、睡眠、运动、情绪、疾病治疗等的全方位指导干预。
孩子长不高怎么办?家长身高不高,但期望孩子长高有什么办法?孩子不爱吃饭、挑食偏食、睡眠质量差怎么办?王兰说,从目前已开设的两期门诊来看,家长的问题大多集中于此,3岁至8岁是患儿就诊的主要年龄段。她为患儿带来促进身高增长的方案:每天保证鸡蛋、优质肉类与牛奶的摄入;适当补充维生素AD与钙剂;每天21时上床睡觉,户外活动1小时以上;家长争取每天表扬孩子一次,让孩子保持心情愉悦。
“我们希望从门诊出发,建立长宁区儿童健康管理监测平台,提高平均身高及各项健康指标,真正促进儿童体格发育全面发展。”王兰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