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老师的课比较简单,很嗨!”这是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七年级学生对英格兰数学老师上课的主流评价。那天上午的第三节课,海瑟、阿曼达、艾力克三位老师一起登台,用一系列选择题“快闪”和“暖场”。不同于直接回答A、B或C选项,她们请全班学生分别用“抱头、叉臂或起立”作答,看看谁的动作与众不同。欢笑中,肢体语言互动,课堂十分热闹。
从11月11日到本周末,第六轮中英数学教师交流项目在沪结束行程,英方选派的116人团队创近年交流的最大规模,中学师资占比增至1/3。从上海市实验小学、洋泾菊园实验学校,到天山第一小学、上海市实验学校等,两周来他们分组前往沪上73所中小学交流,既听课也上课,还加入教研活动。
在这些英方和中方教师的不同视角下,东西方课堂存在众多互补性。就如“标准答案”这件事,两国老师都不直接给答案,但处理方式各有巧妙之处。
希望学生享受课堂保持兴趣
在上海,静教院附校以“后茶馆式”教学出名,校长张人利将上世纪60年代著名教育家段力佩倡导的“读读、议议、练练、讲讲”茶馆式教学升级。七(6)班的一堂分式运算课上,厉斯亮老师先请同学们做3道题,但不公布答案,而是学生4人成组讨论解题过程。之后请代表上台介绍,并投影卷面,可以是质疑,可以是求助,也可以是不同的解法。
教室后方的听课区,戴着彩色领结的艾力克老师特意离席,在桌椅间穿梭,观察学生小组讨论。对于中国课堂的“集体订正”,即让学生先自行摸索,从中发现错误并改正的方式,英国老师不会轻易使用。因为英国人非常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如果让一个人当场公开自己的错误,对师生双方都是相当为难的事。在请中国学生用英语作答时,尽管学生陈述不太流畅,但几位英国老师不断翘起大拇指点赞,鼓励学生。
艾力克说:“我们要和每个学生建立良好关系,希望他们都能享受课堂、保持兴趣。”因此,英国老师惯常在解题前,就预先告知“坑”在哪里。在他们自主设计的数学课上,开课之初的引入环节就归纳出分式运算的常见错误,比如分子分母没有最简化、混合运算没有加括号等。“中国学生非常聪明、知识掌握得很好,我们或许应该设计得更有难度。”
非常尊重原汁原味英式教法
通过几天交流,英国老师的教案发生了一点有趣的改变。在一张PPT中,他们引入两位“虚拟人物”形象,男生叫乔,女生叫伊萨贝拉。乔和伊萨贝拉的卡通头像旁,各有运算过程,还有两人关于解题正误的“辩论”。“到底谁做得对,谁有失误,你们能告诉我吗?”海瑟和阿曼达老师这样设置小组议题,回避了针对具体学生进行勘误。从演绎到归纳,英国老师还将5条“小结语”在课程的最后环节列明,比如理清运算顺序、注意正负早判断、结果化成最简分式或整式等。
与英国老师结对、明春回访曼城的青年教师张聪辉说,按照教学进度,他带教的班级特意“空”出这节课,把课堂交给英国老师,此前双方还集体备课整整一个下午。教研组非常尊重原汁原味的英式教法,也从中学到了新方法。比如,在英国老师印制并下发的一张数学卷上,除了带有未知数x、y的分子和分母算式外,还出现不少大方框和小方格。大方框框住5步运算过程,但被打乱顺序,请学生来排正确步骤;小方格则处在算式中分子或分母的位置,请学生填空,使等式两边成立。在附校教导主任逯怀海看来,这种分步式、半开放、不预设固定答案的题型,可帮助学生揭示易错之处,“对后进学生的个性化辅导特别适用。”
英式数学教法引入劳技课程
互学互鉴,取长补短。“英国学校的项目化学习,令人印象深刻。”今春曾赴英交流半个月的数学教师王人杰说,她的结对老师所上的整堂课,其实就是一道“实际问题”,没有标准答案。比如给出场景,假想学生来到一条河边,手拉手伸展臂长,如何估算河流宽度。课上,老师请学生几人成组,提供直尺,开展探究。其间,他们学会测长度、等比例、取均值等手段。
在这一模式下,英国学生跨学科综合素养、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比较好。但王人杰也表示,其弱势在于数学知识点的复现率不够高,易被遗忘。与之相比,中国学生通过体系化知识学习,解题能力胜出一筹。有意思的是,英式数学教法已移植到信息技术、劳技等课程中,这些名为“趣谱(TRIP)”的三到八年级课程,以“重走鲁班路”等设定课堂主题,大受学生欢迎。静教院附校副校长周璐蓉说,这并非一种形式替代另一种形式,而是中外融合、因材施教。
英国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安德鲁·麦卡利表示,据英国卓越数学教学中心评估,上海的数学教学模式在各层面都产生了巨大且深远的影响,教师专业知识更丰富,专业水平得到提升,课堂教学方法也发生了改变,“这些都有助于学生的数学学得更好。”预计到2023年,上海数学教法将辐射超过万所英格兰学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