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2日,山东歌舞剧院民族歌剧《沂蒙山》将在上海文化广场上演,全景式再现沂蒙山革命根据地的抗战历史。这是第二十一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唯一一部参演的民族歌剧。
《永不消逝的电波》以舞姿挥洒革命激情,《战上海》将杂技与红色题材结合,《一号机密》则用方言唱出惊心动魄……越来越多的艺术形式讲述“红色题材”故事。“创作者必须明确,是在向当代中国的观众讲述中国历史的故事。”歌剧《沂蒙山》总导演黄定山表示,无论什么样的题材,都要“有筋骨、有血肉、有温度”。
“红色题材”要讲出好故事
接到创作任务后,《沂蒙山》来自五湖四海的主创团队先后十几次深入沂蒙山区,搜集素材,体验生活,感悟力量。“文艺作品不会因为题材就有先天的优势。”黄定山十分清楚,再好的题材也必须讲好人的故事,创作的关键是剧本,核心是人物。
剧本一磨就是9稿,海棠、林生、孙九龙、夏荷、赵团长等角色形象逐渐立体,他们的个人命运与国家存亡交织。黄定山说,他希望通过讲好故事提炼出人性,让现在的观众置身于当年的情境,理解沂蒙山军民抉择之伟大。
让好故事弘扬革命精神,在近年文艺作品中有不少成功创作。例如,杂技剧《战上海》一改杂技表演重技巧的传统,突破性地让技巧服务于故事以展现人性:绳梯攀登再现攻城之苦,绸吊舞动则传递爱情之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