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因商而起,因商而兴。买时尚尖货,放眼上海,首选必有南京路。
记者从市税务部门了解到,目前南京西路上一年产出税收总量超过1亿元的商业楼宇已逼近70栋。
百年老街产出
第一栋“亿元楼”
南京西路原称静安寺路,是中国第一条西式马路。新中国成立后,全国第一家国营布料门店——上海市花纱布公司南京西路门市部在南京西路开门营业。1952年底,南京西路商店有321家,其中服装、百货、纺织品、烟糖、饮食5大行业225家,占70%。此后,鸿翔公司、亨生西服公司、开开公司、向阳妇女儿童用品公司等各式商店都盛极一时。
至1992年,南京西路建成的130年后,沿街的营业网点达457个,商业销售额达14.08亿元。
同年,受益于改革开放政策的“春风拂面”,静安区政府开启了对南京西路“商圈”的综合改造,南京西路以更加立体、完整的形态再一次“升级换代”。十年后,梅龙镇广场、中信泰富广场、恒隆广场等40余个商业楼宇项目竣工开业,南京西路“金三角”正式形成,真正开启了上海商业购物中心最贵“Shopping Mall”时代。
2002年年初,当时尚未改造升级的“嘉里中心”成为南京西路上第一栋“亿元楼”,也是上海有史以来第一栋一年产出税收总量超过1亿元的商业楼宇。
2012年,南京西路商圈的集聚效应已明显释放,商圈内“楼宇经济”的总量突飞猛进,“亿元楼”攀升至近20幢。而截至2018年底,南京西路上的“亿元楼”已不再稀奇,月产税收过亿元的“月亿楼”崛起,而包括恒隆广场在内的“月双亿楼”已达4幢,“最贵商圈”名副其实。
今天,在“亿元楼”已逼近70栋的南京西路,商业商务人群超过25万,入驻商圈的国内外知名品牌近2000个,国际品牌1100多个。
减税降费
老字号企业税负下降超50%
据统计,目前,“最贵商圈”内的奢侈品企业年纳税规模超过千万的约40户,奢侈品产业的税收收入规模占整个商圈税收产出的六成左右。2016年以来,受深化增值税改革及增值税税率多次下调等减税政策的影响,部分一线大牌调低了国内的销售价格,以致国内销售的人气大涨,从而带动税收产出连续三年呈现较大增长。
同样受到政策“灌溉”的还有那些沉浮近百年的国货品牌。在南京西路与陕西北路的交界处,始创于1936年的“龙凤服装”以其“龙凤旗袍”而家喻户晓。但居高不下的人工成本和薄弱的资本积累,却让企业一度陷入发展的困境。
受益于十九大以来国家出台的一系列“减税降费”政策,“龙凤旗袍”申请转为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加上与小规模纳税人配套的减免政策,企业税负下降超过50%,节约税收超过30万元,这对于一家年销售规模在300万元左右的传统手工业企业而言,无疑是一笔不小的资金。
“我们打算把这部分‘多出来’的钱用于培养传统手工业的传承人和开拓者,不断提升老字号对青年人才的吸引力。希望传统的‘龙凤’能在这些青年人的手里翻出更多更新的花样。”龙凤旗袍的负责人李家祥说。
作为屹立百年的商业街,南京西路商圈聚集着许多和“龙凤”一样历史悠久的老字号品牌。
“电子发票”
满足企业开票需求
基于互联网时代给传统商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百年南京西路再一次酝酿起更华丽的转型和升级。
此前,亚洲首家星巴克臻选烘焙工坊在上海开业,其独有的“烘焙剧场”的形式,给消费者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全感官体验。
但巨大的客流和预估每月上万的消费笔数,让企业在开具发票时发了愁。显然,传统的纸质发票已经无法满足企业和消费者的需求,而与时俱进的“电子发票”恰好解决了这一问题。
企业通过在电子税务局申请,次日即拿到了开具电子普通发票的“资质”。目前,南京西路的这家星巴克每月申领的电子发票约20000份,能有效满足其“烘焙工坊”和“专星送”线上线下两类业务的开票需求。
伴随着新兴业态的发展,税收举措也在不断优化改进,在适应和融入商业模式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为企业和消费者带来更优质、更便捷的舒适体验。
时光荏苒,百年南京西路正面临着平衡区域内商业生态的良性竞争和提升自身优势展现差异化风格的挑战,而积极顺应消费升级、推进商业模式升级转型是它未来的发展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