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住宅加装电梯100问、社区工作百事能思维导图、星璀璨自治力提升计划、乡村教育赋能计划、社会组织助力政府的重点中心工作……一年前,曹杨社会组织服务中心正式对外开放,曹杨新村街道加装电梯指导办公室正式成立。
历经一年的实践,昨日,曹杨新村街道向社会发布社会组织五维度参与社区治理品牌,学界、政界、业界相互交流,在不同的维度探讨社会组织如何更有效的参与到社区治理,形成与政府更融洽、更高效的互动关系。
绘制“加梯可行性地图”
在曹杨新村街道,老旧公房加装电梯,成为解决“悬空老人”上下楼困难的有效方案之一,备受居民的关注。截至2019年9月,曹杨新村已有6台电梯完成施工并正式投入使用。其间,每一台电梯的完工都凝聚着楼组居民的努力与坚持。在电梯的背后,曹杨加装电梯指导办公室(简称“加梯办”)——一个政府部门与社会组织共同托起的自治力量,正默默为它们保驾护航。
2018年9月12日成立的“加梯办”,采取“职能科室指导+社会组织辅助”的新模式,同时发布“加梯自治流程图”和“加梯指导手册”。2019年3月,在花溪园美源公寓三台电梯完工之后,“加梯办”从精细化的视角着手,通过30多天的实地排摸,绘制出“曹杨加梯可行性地图”,从而将曹杨加装电梯从“无心插柳”向“网格可视”进行推进与升级。此后半年,桂巷新村39号、梅岭北路440弄41号、金梅园15号三个楼组陆续开始了征询工作,正式进入了乘梯倒计时。2019年8月,在桂巷新村39号电梯竣工仪式上,“加梯办”正式与市北电网达成共建协议,从而推动企业力量首次加入社区治理队伍,成为曹杨社会组织在参与社区治理中发挥枢纽作用的初探。
让居民都成为指导专家
“加梯办”工作人员柴先生回忆说:“曹杨新村街道老人很多,很多行动不方便的老人上了楼就下不来了,所以关注加装电梯的人很多。但是,很多老人不了解情况,以为同意了之后,第二天就能给他们安装,其实不然,步骤还是挺繁琐的。”
“业主提出需求,自行征集楼组意向,召开楼组征询会,关键需要三分之二以上楼组居民同意,老小区没有业委会也不能安装,需要先成立,再代表广大业主提交申请。方案确定后,还需要90%以上楼组居民同意,一定不能有反对意见,可以是同意安装,但不使用不出资。”
在“加梯办”成立的一周年之际,曹杨新村街道联合社会组织,从加梯过程中实际遇到的问题、居民咨询频次最多的问题以及相关文件政策转化的问题三大类进行梳理,整理出最集中、最具代表性的100个加梯问题,并分“基本知识”“意见征询”“方案设计”“申报审批”“施工竣工”及“维护保养”六个方面,制作了这本100问指导手册。该手册从操作的层面和在居民的角度向自己提问,从而将政策和实践经验转化为答案,解开了加装电梯工作的诸多难题,使得每个居民都能成为加装电梯的指导专家。
热点问题
01 什么样的房屋可申请加装电梯?
答:加装电梯既有住宅应同时满足以下条件:符合现行城市规划、建筑设计、消防和结构等规范和标准;未列入房屋征收范围和计划;增设电梯所在楼组的90%以上业主同意,且无明显反对意见;涉及占用小区土地或专有部位的,应当征得相关权利业主三分之二以上同意。建筑间距控制符合本市旧住房综合改造管理有关规定。
02 哪些情况导致老旧住宅无法加装?
答:目前了解到的影响楼组加梯的因素有以下几个:1、楼与楼之间的间距过小或不符合规划规定;2、楼组与小区用地界限(红线)距离不满足加装电梯;3、小区电容量不足以支撑新增电梯的运转;4、楼组周边遇到地铁、化粪池、高压线等复杂情况,需深入勘测;5、楼型限制,难以解决采光、通风、消防安全等问题。
03 意见征询时哪些易引发分歧?
答:根据曹杨新村街道加装电梯实际案例总结,引发楼组意见征询分歧的主要包括:对于底层居民来说,电梯加装带来的噪音、挡风、采光问题容易引发分歧;对于中高层居民来说,多因加梯费用的匹配分摊产生分歧。
04 如何选择一款合适的电梯?
答:加装电梯业主在选择电梯时,要综合考虑电梯载重、实际安装空间、安全、维护、运行、服务、外观等多方面因素,就品牌、性能、价格、后期维护等达成一致意见。
05 施工中可能碰到哪些工程问题?
答:一般会碰到电路、水管、煤气管线迁移、锚杆静压桩、基础钢筋、钢结构焊接、混凝土强度、装修材料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等问题。
06 增设电梯有哪些入户方式?
答:目前加装电梯的入户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平层入户,出电梯门直达家门,一种是本层入户,坐电梯上楼后需上半层或下半层台阶。具体方式根据加装电梯楼组所在梯位实际现场情况,选择最佳的入户方案。
07 施工之前还需哪些手续?
答:电梯施工单位应于施工前书面告知所在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具体材料包括:1、《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告知单》、2、建设项目的工程规划许可证和施工许可证的相关信息。区市场监管局当场进行资料审核,并将审核结果告知申请人。
08 电梯应急维修费用如何支付?
答:据目前已竣工加梯楼组经验,对于电梯应急维修费用在免费维保期外有三种方式:1、将政府补贴24万元作为维修资金留存,资金管理由自治团队与业主协商确定,不根据比例返还至业主,用于电梯的后续维保;2、将政府补贴24万元按比例返还业主,但按分摊比例提前收取一部分维修金(具体金额协商决定),由自治团队与业主协商确定管理;3、在发生应急维修事件时,按出资比例各户直接支付费用。
街道有关负责人表示,从“加梯办”一年的运作经验来看,拥有高度专业技能的社会组织,以第三方力量的身份,在接待居民咨询、指导流程、全程辅导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在这个过程中,政府也要学会角色的转换,即实现从“救火员”向“预案制定者和机制建设者”的角色转换。简而言之,政府和社会组织在协力解决“急难愁盼”问题的过程中,要致力于形成“好伙伴关系”,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进而从根本上上不断提升居民的满意感和幸福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