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上海将正式告别三伏天,长达40天的“伏期”就此终结!这意味着盛夏开始退场,暑热将渐渐散去。然而,据上海中心气象台预报,虽然三伏天结束了,但申城未必就此“熄火”,迎接秋天至少还要等一个月。
40天"超长版"三伏天结束上海今夏高温日偏少
今天是今年三伏天的最后一天,从7月12日入伏到8月21日出伏,40天的“超长版”三伏天终于要结束了。回顾这个夏天,虽然也有不少35.0℃+的日子,但总的来说,今年的高温日数和高温强度都不属于特殊的,高温日偏少是今年上海天气的主题词。
据气象资料显示,今年三伏天上海出现高温(日最高气温≥35.0℃)日数共计9天,其中7月出现7天,8月出现2天。其中,最高气温出现在7月30日,为37.9℃。
9个高温日,相对于申城常年而言,可谓明显偏少。自1981年至2017年的数据统计显示,上海年均35℃以上高温日的个数为17个。就去年而言,在出伏之时,申城已经迎来了18个高温日。与其相比,今年的高温日要少了一半。而2017年出伏时,申城更是有26个高温日。
据了解,夏季高温日的平均数是17个,但历史上也是“有多有少”。例如1934年就以55个高温日,成为上海自1873年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多。而1877年、1882年为史上最少,一个高温日没有。
虽然,高温天的天数偏少,但不少市民仍觉得今年三伏天还是挺热的。东方网记者查阅气象资料发现,从7月21日到8月2日的近两周时间内,出现了近10天的34℃+,一个个34.9℃、34.5℃、34.4℃、34.9℃、34.6℃...离冲击高温线仅一步之遥,这段时间的温度减少了高温天气,但零点几的温差在体感上的区别几乎微乎其微。
处暑降至,秋天何时能到?“秋老虎”会不会抬头?
出了三伏天之后,本周上海的气温相对凉爽,不会出现高温天,最高温基本在31℃至33℃。受海上偏东气流影响,明后天午后仍可能伴有一些对流性天气,分散性阵雨将频频试探,各位记得出门带伞,遮阳又遮雨。
那么,秋天何时能来,本周之后上海还会出现高温吗?气象专家表示,从气象学上来说,上海现在还是夏季,常年入秋时间在9月底至10月初。对于高温天,从历史趋势来,出现的可能性会减小,但并不代表就不会出现,之后或还将出现“秋老虎”。
气象资料显示,上海常年平均的入秋时间在10月2日,近10年来的平均入秋时间为10月5日。与此同时,截至2018年的10年间,上海的夏季正变得越来越长,秋季正在被压缩,夏季时间最短的是2010年108天,最长为2013年157天。
而且,本周五上海将迎来“处暑”节气。“秋老虎”会不会在“处暑”节气后“抬头”呢?气象专家表示,上海的秋老虎是指9月上、中旬出现2天及以上日最高气温大于等于35℃,定义该年有秋老虎。因此,今年上海是否有秋老虎,要到9月份再看。
据悉,有近三分之一的年份在“处暑”节气仍有35℃高温出现。其中高温天数多寡差别较大,有些年份仅出现1至2天,有些年份则多达10天以上,2003年的“处暑”节气除了8月31日和9月1日稍微凉快,其余均是高温天,高温日数多达13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