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媛
7月15日,教育部等六部门发布《关于规范校外线上培训的实施意见》(下文简称《意见》)。这是国家层面首个面向校外线上培训的实施意见,一经出台即引起各方高度关注。2018年11月,教育部等三部门下发通知,首次明确将按照线下培训机构管理政策,同步规范线上教育培训机构。时隔半年多,新政再次向线上教育机构“动刀”。
《意见》要求,学科知识培训的人员,应当具有教师资格;不得一次性收取超过3个月或60个课时的费用;机构应当于今年10月31日前进行备案。《意见》下发后,《中国经营报》记者致电尚德教育、好未来等多家在线培训机构,截至发稿前尚未收到上述机构的相关回复。而51Talk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意见》实施之后,受影响较大的是一些目前仍完全依靠融资输血且烧钱营销阶段的公司以及一些中小机构。
新规搅动市场
记者注意到,《意见》的出台是由六个部门联合发布,六个部门包括:教育部、网信办、工信部、公安部、广电总局和全国扫黄打黑办。
“其实这六个部门就代表在线教育可能会出现的风险领域:包括意识形态的风险、互联网的风险、教育上的风险、传播上的风险,及内容上的各种风险,六个部门联合发布就代表有关部门把在线教育当做更成熟的赛道在看待。过去,在线教育是隶属于网信办和工信部,连教育部对在线教育的涉入都不多。”国金证券教育业&纺织服装业首席分析师吴劲草分析表示。
《意见》对教育机构的合规性、课程收费和时长、教师资质、用户数据等环节都做出了明确规定,例如《意见》规定在线教育机构按课时收费的,每科不得一次性收取超过60个课时的费用;按培训周期收费的,不得一次性收取时间跨度超过3个月的费用。在线教育机构需要具有完善的招聘、审查、管理培训人员的办法,师资队伍相对稳定, 不得聘用中小学在职教师。培训内容和培训数据信息须留存1年以上,其中直播教学的影像须留存至少6个月。
在吴劲草看来,《意见》出台的背后,是对在线教育机构的考验,也是对劣币驱逐良币的抑制。“在此前没有相应的规范条例,有很多机构甚至形成了类传销的打法,比如之前潭州教育被投诉为网络传销,以及被微信官方发布通告的英语流利说、薄荷阅读、火箭单词等学习类App软件,利诱分享朋友圈打卡行为违规。这些现象都不利于市场的健康发展。”
实际上,在预付费模式下,课程收费和时长过高在一定程度上带给在线教育机构充足的现金流,但退费难、卷钱跑路等现象的出现,从另一角度增加了消费风险。由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等部门、协会共同评选的“2018年十大消费侵权事件”中,由于课程收费和时长过高,多家英语培训机构被指通过提供课程贷款服务,让学员背上几千到十几万元不等的“培训贷”。而乐知英语、博学教育等机构在收取学员高额培训费后卷钱跑路,更引发了各界关注。
“当前的政策,整体上来说实际是更加规范了,但是对于每一家培训机构来说又面临了新的挑战,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检验一家公司能不能加强消费者的满意度以及用高周转的方式不断地消课、续课。”吴劲草说。“从政策的各方面内容来看,我们觉得是相对温和的,对比去年8月份出台的《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来看,核心内容几乎没有变化,算是对去年线下培训机构政策的延续。所以不少行业人士对政策都保持乐观态度,这反映在线教育市场环境的确在逐渐走向成熟。”多鲸资本教育研究院负责人汪恒对记者表示。
龙之门教育董事长北京四中网校校长黄向伟表示:“《意见》对于备案、师资、预收费周期的要求,无疑将大幅增加在线培训机构的整体成本。如教师资质的要求,过去线上教育机构是没有相关规定的,很多机构雇佣的都是大学生。在线上教育几近白热化的角逐中,那些规模比较小,资金相对不充裕的在线教育机构将有可能面临生存难题。”
“《意见》的发布,对头部企业的影响不会太大,头部企业现金流相对更稳健。影响比较大的应该是目前处在完全依靠融资输血且烧钱营销阶段的公司以及一些中小机构。”51Talk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说。
北塔资本投资董事总经理王凯峰认为,一对一和大班,竞争成本很高的情况下,头部的玩家能拿走的份额更大。“大班课大到极致就是录播,小班课的反馈程度是大班不可取代的;教育上的反馈和氛围感也是技术不能取代的。这几种模式都有自己存在的场景,不必比出个高低。未来的教育场景将更偏向于混合态。”
红利来袭?
在汪恒看来,《意见》出台背后反映的是政府重视在线教育的发展,在线化在解决教育均衡和普惠化方面优势明显,通过行业法规来规范市场持续,这是一个产业走向成熟的标志之一。通过符合市场运行规律的政策淘汰劣质机构,本身就有利于净化市场环境,抑制不良竞争。
“在线教育考验的供应链管理能力,教育产品和运营的配合至关重要,虽然存在授课模式的差异,但核心竞争还是取决于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随着在线教育的市场认知提高和教学效果改善,政策只是外在影响因素,做好教研和授课,在合规的前提下持续提供有价值的教育服务,才是在线教育公司成功的关键。”汪恒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