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上海信息港首页 > 信息资讯 > 上海资讯 > 浏览正文


垃圾分类+源头减量 看申城餐饮类企业如何变“绿”


2019-7-15 10:41:56

微信图片_20190715094534.jpg

  图说:罗森一体式分类垃圾箱  张钰芸 摄(下同)

  星巴克上海700余家门店弃用塑料吸管后,短短80多天,减少了数百万根需要在自然环境中降解400年的塑料吸管。肯德基以可循环餐篮取代一次性纸袋、纸盒,预计每年可节约超过2000吨纸。麦当劳也宣布“绿色包装”计划,优化汉堡包装纸,早餐粥碗改为单层,试点“免吸管杯盖”……申城的快餐店、咖啡店、奶茶铺,曾经是大量使用一次性用品的“垃圾生产大户”,但在上海推行生活垃圾分类之后,嗅觉敏锐的企业已经开始变“绿”。

  分类垃圾桶“全员上岗”

  “您好,吃完后未分类的垃圾可放于桌面上,伙伴会收拾哦。”在杨浦区紫荆广场的星巴克里,分类垃圾桶的台面上放着一块小黑板,提醒消费者别把没分类的垃圾扔进去。而为了方便想自己分类的消费者,“干垃圾”的标签旁还有手写的提示:热杯、冰杯、杯盖、杯套,以及纸巾、纸吸管等,可回收垃圾则是“塑料瓶、牛奶盒”。

微信图片_20190715094518.jpg

  图说:星巴克黑板提示语

  前台垃圾分类做到位,后台操作区的垃圾怎么处理?星巴克南京东路店副理高蒙琪介绍,用完的牛奶纸盒冲洗干净并压平后投入可回收垃圾箱,泡完的茶包,员工会先破袋,再分别投放。消费者的餐后垃圾则会在统一收集后,由专人在后台操作间洗干净,然后分门别类投入垃圾桶。

  而在麦当劳中海环宇荟餐厅,新款分类垃圾箱已经“上线”。这款垃圾箱按照《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规定,将湿垃圾、干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分类,并张贴标识,根据其运营的实际需求,将水和冰块作为单独的类别进行分类。垃圾桶上还有一个细节,针对餐厅实际情况,用“汉堡盒”、“薯条盒”等图案给出了分类提示。

  在汉堡王君欣广场餐厅,一名工作人员站在分类垃圾桶旁边,帮助消费者分类垃圾。“挤在杯盖上的番茄酱没吃完怎么办?怎么分?”“杯盖是干垃圾,番茄酱是湿垃圾,我帮你刮干净再扔。”

  “包罗万象”的便利店,垃圾分类做得如何?顾客吃剩的盒饭、沙拉,如何投放?记者昨天在控江路上的罗森便利店看到,一体式的分类垃圾箱把各种垃圾安排得明明白白,湿垃圾、干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以及汤汁、竹签都有各自的去处。

  垃圾减量初见成效

  吃一顿快餐会产生多少垃圾?汉堡包的包装纸、薯条的纸盒、饮料杯和吸管,以及番茄酱的外包装,餐盘上的垫纸,当然还有纸巾。如果喝一杯咖啡呢?饮料杯、吸管和杯套,必不可少,如果你要打包,还会多出杯托和打包袋。因此,当我们在执行垃圾分类的同时,也不能忘记,垃圾的分类与减量,密不可分。

  从今年4月起,星巴克江浙沪门店响应垃圾源头减量的号召,对于有外带需求的顾客,不主动提供一次性餐具;对于在店内享用咖啡美食的消费者,默认提供不锈钢餐具及店用杯,同时鼓励顾客使用自带杯和自带餐具。如今在星巴克门店的吧台上,一次性杯托以及吸管已经消失,这就从源头上大大减少了垃圾数量。

  而在肯德基餐厅,原本用来盛放鸡翅、薯条、鸡块、蛋挞等食品的一次性纸盒、纸袋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黑色的网兜状餐篮,餐篮上垫了一层薄薄的防油纸,以免食物直接接触餐篮。肯德基方面表示,可循环餐篮去年下半年开始在上海推行,目前正在全国推广,已覆盖至5000多家肯德基餐厅,预计每年将节约超过2000吨纸张,减少门店近两成的用餐垃圾。此举还能为垃圾桶“减负”,因为被油渍等污染过的一次性纸盒、纸袋往往只能作为干垃圾,但这些干垃圾在投放时没有经过压缩,很占空间。可循环餐篮的使用,让干垃圾桶的使用效率更高。

  麦当劳也承诺“绿色包装行动计划”,近年来薯条盒、派盒、开心乐园餐餐盒经过结构优化,均减少了用纸量,汉堡包逐步采用单层包装纸,减少了相关产品近80%的用纸量。早餐粥碗双层改为单层,板烧鸡腿堡包装纸变小,刀叉精简重量,减少塑料用量……都是从源头减少垃圾的举措。

  分类减量人人有责

  湿垃圾桶里混进了奇怪的东西?昨天,记者走访上海多家便利店后发现,部分市民“随手一扔”的习惯还是很多。

  包子吃了还剩几口,就连着包装袋一起扔进湿垃圾桶。餐盒、一次性筷子和剩下的饭菜也常常被扔在一起。罗森便利店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部分市民随手一扔的习惯仍未改变,每天都需要他们再次分类。而在环球港凯悦酒店的自助餐厅里,服务人员也忙着从餐盘中的食物残渣里,夹出纸巾、竹签、贝壳等干垃圾,再分门别类倒进垃圾桶。

  如果说市民在公共场合的垃圾分类需要更细心,那么垃圾减量则要更上心。记者昨天在多家奶茶铺、面包店、咖啡馆里看到,打包带走的市民不在少数,塑料袋、纸袋因此成为标配。一杯奶茶或咖啡打包带走,既有一个塑料袋这样的简装,也有纸袋加杯托的精装。买了一只面包,营业员问也不问,一边装入小包装,一边就再抽出一只提袋。这些精美包装当然方便了顾客,也是一种营销手段,但当其变成垃圾,就是环境的负担。

(编辑:上海信息港新闻中心 xxg.sh.cn) 关闭
+ 相关信息咨讯
·浦东机场四期扩建工程航站区工程环评报批前公示,
·“和爸爸一起上下班!”开在金融楼宇里的爱心暑托
·上海警方:严厉打击非法放贷违,今年已抓获犯罪嫌
·上海博物馆“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早鸟票
·配合上海南站设施更新改造,7月起金山铁路部分列
·上海又架起一座市域铁路最大跨度桥
·中国首制大邮轮首航在即,你想要的“吃”“住”“
·一个手机号就能让个人隐私“裸奔”?记者做了两次
·上海轨道交通15号线南延伸段开工!崇明线、18号线
·上海动物园今冬意外“翻红”,复古格调成为年轻人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上海信息港 xxg.sh.cn 所载作品均转载自境内其他合法网站,均来自我站会员在线投稿,全部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2. 因难以对所有会员投稿文章事前版权筛查,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被侵权需本网删除的,请根据“避风港原则”在作品在本网发表之日或发现被侵权之日起30日内务必发邮件law###shzx.com(发送时请将###更换为@)书面通知我站,若未书面通知我站不负法律责任。

详细声明请访问>>> 上海信息港网络作品传播权及著作权声明
版权所有 ©2003-2024 上海信息港 上海华易信息港(xxg.sh.cn上海信息港网络作品传播权及著作权声明
上海信息港发布会邀请及刊发稿件 QQ:191646616 微信:newsshcn 商业合作:021-34121912


ICP备案号: 沪ICP备202101997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