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上海信息港首页 > 信息资讯 > 上海资讯 > 浏览正文


面向未来,上海科创中心建设蓝图绘就


2019-5-22 10:57:29

俯瞰上海光源。袁婧摄

  面向未来,上海科创中心建设下一步努力的方向是:强化顶层设计和制度供给,形成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上海方案”;全力推进张江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争取张江国家实验室早日获批;完善科创板为引领的科技金融体系,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加快提升张江科学城集中度和显示度,推动长三角区域科技创新协同发展;优化完善上海科创中心建设体制机制保障

  2014至2018年50项全国重大科学进展中,上海参与11项;2018年全国十大科学进展,上海成果名列前两位;不久前全球首张黑洞照片公布,上海是全球六大直播地点之一……在昨天举行的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五年答卷徐徐展开,而面向未来的建设蓝图也一一展示。

  过去五年的成果如同一个个创新“脚印”,记录下上海不断推进科创中心建设,创新策源能力持续提升的坚实步伐,也为未来科创中心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

  张江国家科学中心引领科创策源能力提升

  硬X射线、软X射线、超强超短激光、蛋白质设施、转化医学设施……目前,上海建成和在建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已达14个,到2025年这些设施将全部建成,这些“科研重器”将推动上海成为相关领域的国际“科研重镇”。

  依托先进的大科学基础设施群,一批瞄准世界前沿科技的研究机构也纷纷挂牌。

  张江实验室和上海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将组建代表国家最高水平,集突破型、引领型、平台型为一体的国家实验室。同样坐落于张江的李政道研究所、张江药物实验室、复旦张江国际创新中心、上海交大张江科学园等高水平创新机构和平台也初具规模。

  据介绍,目前上海全社会研发(R&D)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GDP)比例达4%,比五年前提升了0.35个百分点。近年来,上海还启动了硬X射线装置预研、硅光子等八个市级科技重大专项,地方财政投入超过40亿元。

  持续的投入和推动,带来了丰硕的成果。截至2018年底,上海累计牵头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854项,而上海科技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稳步提高。统计显示,目前上海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47.5件,比五年前翻了一倍。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始终处在全国前两位。

  围绕关键核心技术和“卡脖子”领域持续发力

  生物医药、集成电路、人工智能、高端装备、新能源等领域是上海的优势产业,也是2019年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着力发展的关键领域。

  集成电路被誉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倍增器”,是现代工业的“粮食”。目前,上海集成电路产业已覆盖设计、制造、封装测试、装备材料等各环节,形成了一批国内龙头企业和有潜质的独角兽企业,去年上海集成电路产业销售规模达1450亿元,占全国的五分之一。

  昨天的新闻发布会透露,在设计领域,部分企业研发能力已达7纳米,紫光展锐手机基带芯片市场份额位居世界第三;在制造领域,中芯国际、华虹集团年销售额在国内位居前两位,28纳米先进工艺已量产,14纳米工艺研发基本完成。

  在人工智能领域,2017年就出台了《关于本市推动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实施意见》,依托高校和科研院所成立了上海交大“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同济大学“上海自主智能无人系统科学中心”等。这也吸引了微软、亚马逊、SAP等国际知名企业在沪设立研究院,华为、腾讯、阿里、百度、京东等国内龙头企业在沪设立人工智能创新平台。

  在生物医药领域,原创新药GV-971已经完成临床试验并申请上市,这将打破全球阿尔茨海默症药物市场16年没有新药问世的处境。此外,截至2018年底,上海已有32个品种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成为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试点品种。

  “上海经验”推广到全国各地

  科创中心建设的持续推进,更需要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在这方面,上海也是成绩斐然。

  2016年国务院授权上海先行先试的10项改革举措,目前已基本落地。在海外人才永久居住便利服务制度、天使投资税制等方面,上海还形成了一批可复制推广的改革经验。在国务院批复的两批36条可复制推广举措中,有9条为上海经验,占总数的四分之一。

  而持续改革,“放权松绑”才能为用人主体和人才“增动力、添活力”。

  五年来,上海发布了超过70个地方配套政策,涉及170多项改革举措。上海“人才20条”“人才30条”和人才高峰工程行动方案,坚持全球视野、眼光向外、国际标准,率先探索海外人才永久居留的市场化认定标准和便利服务措施。今年上海更是发布了“科改25条”(《关于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增强科技创新中心策源能力的意见》),率先探索优化科创中心建设管理体制,进一步简政放权。

  面向未来,上海科创中心建设下一步努力的方向是:强化顶层设计和制度供给,形成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上海方案”;全力推进张江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争取张江国家实验室早日获批;完善科创板为引领的科技金融体系,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加快提升张江科学城集中度和显示度,推动长三角区域科技创新协同发展;优化完善上海科创中心建设体制机制保障。

  副市长吴清出席发布会并介绍相关情况。

(编辑:上海信息港新闻中心 xxg.sh.cn) 关闭
+ 相关信息咨讯
·浦东机场四期扩建工程航站区工程环评报批前公示,
·“和爸爸一起上下班!”开在金融楼宇里的爱心暑托
·上海警方:严厉打击非法放贷违,今年已抓获犯罪嫌
·上海博物馆“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早鸟票
·配合上海南站设施更新改造,7月起金山铁路部分列
·上海又架起一座市域铁路最大跨度桥
·中国首制大邮轮首航在即,你想要的“吃”“住”“
·一个手机号就能让个人隐私“裸奔”?记者做了两次
·上海轨道交通15号线南延伸段开工!崇明线、18号线
·上海动物园今冬意外“翻红”,复古格调成为年轻人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上海信息港 xxg.sh.cn 所载作品均转载自境内其他合法网站,均来自我站会员在线投稿,全部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2. 因难以对所有会员投稿文章事前版权筛查,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被侵权需本网删除的,请根据“避风港原则”在作品在本网发表之日或发现被侵权之日起30日内务必发邮件law###shzx.com(发送时请将###更换为@)书面通知我站,若未书面通知我站不负法律责任。

详细声明请访问>>> 上海信息港网络作品传播权及著作权声明
版权所有 ©2003-2024 上海信息港 上海华易信息港(xxg.sh.cn上海信息港网络作品传播权及著作权声明
上海信息港发布会邀请及刊发稿件 QQ:191646616 微信:newsshcn 商业合作:021-34121912


ICP备案号: 沪ICP备202101997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