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上海信息港首页 > 信息资讯 > 上海资讯 > 浏览正文


营商环境排名出炉 上海凭什么拿第一


2019-5-13 20:15:04

 《2019中国城市营商环境指数评价报告》日前出炉。报告显示:根据2019中国城市营商环境指数评价结果,排名前十的城市为上海、北京、深圳、广州、南京、武汉、杭州、天津、成都、西安。

《2019中国城市营商环境指数评价报告》排名前十的城市

  三种数据综合影响城市营商环境排名

  在2018年1月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提出了关于“软硬环境都重要,硬环境要继续改善,更要在软环境建设上不断有新突破,让企业和群众更多受益”的精神。因此,此次的《2019中国城市营商环境指数评价报告》,从2个维度、7个二级指数、35个三级指数,考虑了新时代企业对于营商环境的新要求。这些指标反映了一个城市对于投资创业、企业经营、吸引人才的综合支持程度。

  2个维度:软环境和硬环境;

  7个二级指标:自然环境、基础设施环境、技术创新环境、人才环境、金融环境、文化环境和生活环境;

  35个三级指标:高端人才供给、政府文教投入力度、外资吸引力、直接融资、间接融资、消费市场规模等。

 

营商环境指数

  该报告由中国战略文化促进会、中国经济传媒协会、万博新经济研究院和第一财经研究院联合发布,对中国经济规模排名前100城市的营商环境进行了研究和评估。

  上海综合指数排名第一

  《报告》显示,上海位列营商环境指数首位。总分86.73,北京、深圳、广州分居二至四位。

  从整体上看,上海软环境指数和硬环境指数均排名第二,北京虽软环境指数居全国榜首,但受到空气质量、气候环境、森林覆盖率等自然环境的制约,北京硬环境指数排名较为靠后。

  深圳和广州位列营商环境排名的第三位和第四位,这两个城市营商环境各有优势。深圳硬环境指数位居第一,技术创新环境领跑全国;广州的本地人才供给优势明显,位居全国第一,本科以上人才、科研人才、大学数量等指标也均列全国前五,但人均道路拥有面积排名较为靠后。

  所以,综合这四大城市的软硬指数排名,上海的综合实力高于其它三个城市。

  基础设施环境和文化环境上海第一

  具体来说,在二级指标中,上海基础设施环境和文化环境排名第一,人才环境、技术创新环境、金融环境进入前三。其中,文化环境成为了重点关注指标,其很大程度上成为了改善营商环境不容忽视的问题。

  《报告》中指出各个城市在发力金融、人才和技术三要素的同时,文化软环境对营商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后工业时代,创新企业在选择落户地点的时候,除了考虑地理位置、基础设施和相关土地、税收等优惠政策,还会更多考虑城市是否具备自由开放的市场文化环境。创新人才落户时,除了会考虑自然环境和户口、住房等保障政策外,也会关注一个城市是不是具备良好的文化交流氛围。因此,营造“创新创业雨林”式的文化软环境,也是吸引新经济企业和创新人才的重要因素。

  上海近7成指标位列前5

  《报告》中显示,在35个三级指标中,高端人才供给、政府文教投入力度、外资吸引力、直接融资、间接融资、消费市场规模等18个指标均列全国前三,近7成指标位列前五。

  但单从软环境一项指标来看,北京居首,人才和金融环境优势明显。在金融环境、人才环境、技术创新环境、文化环境、生活环境等5个二级指标中,北京均排名前三,其中人才环境和金融环境位列全国首位。在24项软环境三级指标中,北京的科研人才供给、政府文教投入力度、大学数量、学术文化、服务市场规模、技术成果储备等12项指标均位居首位。

  深圳和广州位列营商环境排名的第三位和第四位,这两个城市营商环境各有优势。深圳硬环境指数位居第一,技术创新环境领跑全国,深圳一直把创新驱动作为城市发展的主导战略,工程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等各类创新机构数量、技术专利数量、科研支出等居全国前列,技术创新环境名列第一。与广州相比,深圳的高端人才供给、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环境、私营企业活跃度、企业研发能力更具优势。

  而广州的本地人才供给优势明显,位居全国第一,本科以上人才、科研人才、大学数量等指标也均列全国前五,但人均道路拥有面积排名较为靠后。

  所以综合多方指标来看,上海的软硬环境综合优势明显。

  营商环境跟经济发展息息相关

  除“上北深广”外,其余城市营商环境也各有特色。南京、武汉分列第五和第六,硬环境指数排名均高于软环境。南京的硬环境指数排名第三,软环境指数排名第六。二级指标中文化环境排名第三,其中衡量市场文化的私营企业活跃度排名第二;金融环境排名第十,与其余二级指标相比排名相对靠后,在外资吸引力方面,与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有一定差距。

  《报告》发现,金融环境与经济发展相关度最高,人才、技术、文化环境正相关度也超69%。万博新经济研究院院长腾泰在《报告》发布会上表示,这意味着政府只要发力营商环境,不必过多干预市场,经济就会蓬勃发展。

  此外,软环境改善对优化营商环境作用更为明显。《报告》显示,软环境指数排名前十的城市于营商环境指数排名前十的城市高度一致,说明软环境成为决定城市营商环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报告》指出,100个城市的硬环境差异在缩小,软环境的差异较大。经过几十年的工业化发展,各城市在硬环境建设方面的平均水平在提升,但软环境建设仍有待进一步突破。

(编辑:上海信息港新闻中心 xxg.sh.cn) 关闭
+ 相关信息咨讯
·浦东机场四期扩建工程航站区工程环评报批前公示,
·“和爸爸一起上下班!”开在金融楼宇里的爱心暑托
·上海警方:严厉打击非法放贷违,今年已抓获犯罪嫌
·上海博物馆“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早鸟票
·配合上海南站设施更新改造,7月起金山铁路部分列
·上海又架起一座市域铁路最大跨度桥
·中国首制大邮轮首航在即,你想要的“吃”“住”“
·一个手机号就能让个人隐私“裸奔”?记者做了两次
·上海轨道交通15号线南延伸段开工!崇明线、18号线
·上海动物园今冬意外“翻红”,复古格调成为年轻人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上海信息港 xxg.sh.cn 所载作品均转载自境内其他合法网站,均来自我站会员在线投稿,全部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2. 因难以对所有会员投稿文章事前版权筛查,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被侵权需本网删除的,请根据“避风港原则”在作品在本网发表之日或发现被侵权之日起30日内务必发邮件law###shzx.com(发送时请将###更换为@)书面通知我站,若未书面通知我站不负法律责任。

详细声明请访问>>> 上海信息港网络作品传播权及著作权声明
版权所有 ©2003-2024 上海信息港 上海华易信息港(xxg.sh.cn上海信息港网络作品传播权及著作权声明
上海信息港发布会邀请及刊发稿件 QQ:191646616 微信:newsshcn 商业合作:021-34121912


ICP备案号: 沪ICP备202101997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