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是春天的主打色。正如绿道,是政府提升百姓获得感的主打任务。从2015年开始,闵行“1号绿道”正一米一米地“成长”着。今年,贯通闵行南北的“1号绿道”终于传来了即将全线贯通的好消息。最迟至今年年底,这条长达37公里的绿色通途将在陆地上,把苏州河与黄浦江紧紧连在一起。到时候,一起在这条绿色之路上跑个马拉松,如何?



上海首条绿道诞生在闵行
多年前,闵行通往市中心的道路不多,沪闵路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条。这条修建至今已有百年历史的交通主干道,如今依然“战斗在第一线”。但时至今日,它更为闵行人所熟知的身份是——闵行1号绿道。


春暖花开的时节,五彩缤纷的鲜花、生机盎然的树林,将这条繁忙的道路装扮一新。路人们或骑车、或步行,或三五成群、或独自前行,沿沪闵路建设起来的“绿道”犹如一条温柔的安全长廊,不仅隔离了来往车辆的威胁,更带给路人们清新的氧气和养眼的景色。

上海首条城市绿道就诞生在这里。2015年,闵行区根据《绿道专项规划》,将闵城路至六磊塘之间的沪闵路纳入“沪闵路慢行系统生态景观工程”项目。这段全长3.8公里的景观区域,利用沪闵路及轨交5号线封闭的防护绿带,将原来“看得见走不进”的绿地打开,建设成为一条集休闲、健身等功能于一体的生态走廊。而它就是闵行“1号绿道”最先开工的首发阵容。

此后的2016年,“1号绿道”开始向南“生长”了15公里。从六磊塘到东川路,途径轨交5号线地铁站点并串联沿线商业中心、居住社区和大型绿地,经环路到江川东路、紫星路最后与浦江第一湾公园相连接,形成了沪闵路自莘庄到黄浦江全长约20公里的格局。
 
  
这段有着雨水花园、紫藤长廊、樱花大道的高“颜值”绿道,在2018年的时候被“形象设计师”来了一个新造型。智能化照明系统让这条绿道晚上也能“颜值在线”。最特别的是,在银桥花园门口的紫藤长廊,精心设计的多种灯光随季节更替,营造出昡绿、夏蓝、秋黄、冬白的灯光氛围,让这里成为名副其实的“时光隧道”(上图)。
今年全区要建30公里绿道
2017年和2018年,“1号绿道”开始向北扩张“势力范围”。由于沪闵路在莘庄这里来了一个急转弯,并由此通向市区。“1号绿道”便在这里与沪闵路“分道扬镳”,开始“携手”七莘路开启新的旅程。从莘庄这里的七莘路沪闵路开始,“1号绿道”花了2年时间,终于来到了七莘路沪青平公路。相比“1号绿道”在南部地区的推进速度,朝北迈进的步伐略显缓慢。其主要原因是七莘路沿线多为商业设施和居民区,改造难度相对较大。


至此,“1号绿道”距离闵行最北面的北翟路苏州河还有不到7公里的距离了。

“今年必须完工的30公里绿道任务中就包括这7公里。‘1号绿道’今年将全线贯通!”区绿容局在这个春暖花开的好时节给闵行百姓送来了一个“绿色大礼包”。

北通苏州河,南接黄浦江。这意味着,闵行百姓可以沿着“1号绿道”实现闵行南北之间的无障碍通行。
1号绿道串起4座口袋公园
如果说长达37公里的“1号绿道”是一根项链,那么分布在这条绿道周围的口袋公园就是项链上的珍珠。截至目前,珍珠的数目为4颗,但今后一定还会增加。

沪闵沁芳园(上)
申北樱语园(下)

这些珍珠中,个儿最大的是位于沪闵路西、颛盛路南的沪闵沁芳园,达到了7055平方米,差不多一个标准足球场的大小。这里原是道路一侧的带状绿地,2018年经过改建后,变成了植物错落有致、布局曲径通幽的口袋公园。

中谊花蹊园(上)
沪青平满棠园(下)

另外三颗珍珠分别为位于沪闵路西、申北路北的申北樱语园,面积6113平方米;位于中谊路北、华林路至七莘路中间段的中谊花蹊园,面积3540平方米;位于沪青平公路、七莘路路口的沪青平满棠园,面积1683平方米。
这些或大或小的珍珠,与边上蜿蜒曲折的绿道相映成趣,构建起四通八达的绿色网络。身处其中,城市还是森林?傻傻分不清楚。
2019年已进入第二个季度,闵行绿道的相关建设工作也已进入立项阶段。在这样一个明媚的春天,让我们共同期待“1号绿道”全线贯通的那一天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