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上海信息港首页 > 信息资讯 > 上海资讯 > 浏览正文


“松江大米”又摘“国字号”金奖 早熟品种下月即将下种


2019-4-18 16:29:51

  民以食为天,农以种为先。作为沪上唯一的稻米类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松江大米”远近闻名。

  在日前举行的全国优质稻品种食味品质鉴评中,松江大米主要品种“松香粳1018”捧回“国字号”金奖。这个由松江人自主培育的优良水稻品种,香飘四方。

图说:春耕育苗。岳诚摄

  全国舞台摘得桂冠

  本次鉴评会由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和国家水稻良种重大科研联合攻关组主办,全国各地选送了41个优质粳稻品种和62个优质籼稻品种,以日本渔昭越光为粳稻对照品种、泰国香米为籼稻对照品种,分组进行了食味品质鉴评,评鉴起点高、权威性强。

  外观光泽透亮,稻米清香味浓厚、松软适口,由松江区农技站自行选育的“松香粳1018”凭借气味、外观、适口性、滋味等方面的优异表现,喜获粳稻类金奖。

  “松香粳1018”也得到了市场和农户的肯定。去年,“松江大米”种植规模3.59万亩,其中,早熟的“松早香1号”1.1万亩、中晚熟的“松香粳1018”2.49万亩,一起成为了“松江大米”主力军。

  由于市场供不应求,“松江大米”今年的种植面积计划在往年的基础上有所增加,预计达到3.9万亩。

  十年选育特性优异

  “松香粳1018”在全国舞台上摘得桂冠,背后是长达10年的选育。松江区农技站高级农艺师、“松香粳1018”育种人陆铭昌介绍,松江2008年起就开始了选育,期间经历了引进外来品种、在三亚种植、稳定品种特性等过程,终于在2017年7月通过了这一品种的审定。

  历经多年选育,“松香粳1018”在各方面都表现出了优异特性:95cm左右的株高,适宜在松江本地种植;较淡的叶片颜色,降低虫害;紧凑的株型使得阳光可以晒到植株根部……“从种子杂交到选育,再到一年年试种后品性稳定,一晃就是10年。”陆铭昌说,选育过程中最关键的是坚持,坚持下来才收获了现在口感好、产量高的优质水稻品种。

图说:春耕育苗。岳诚摄

  “闻一闻有清香味,看着光亮亮,吃一口软绵绵,放冷了不回生。”这是“松香粳1018”的特点。“有农场主告诉我,曾经有市民现场品尝,结果一吃,本来打算买300斤大米的顾客,连带帮亲戚订购买了600斤。刚走,顾客又掉头回来,你猜怎么着,他说‘那锅现场煮的米饭能不能也给我带走?’”陆铭昌笑着说起这桩趣事。

  早熟品种即将下种

  松江水稻栽培历史悠久,上世纪50年代,松江水稻栽培专家陈永康选育出“老来青”,创造了当时全国水稻单产最高纪录。对于松江大米,当地曾有一种说法:“一家煮饭,满弄堂香。”

  一方水土成就一方稻米。陆铭昌介绍,松江大米的高品质与水土有关,松江的土壤主要为适合水稻生产的青紫泥,有机质含量丰富,养分充足,加上耕作层普遍比常规土层厚8-10厘米,更为有利于作物生长。另外,主产地位于黄浦江上游,土地平坦、河流交错,成方连片,受黄浦江保护水资源的滋养,加上光照充足、气候适宜,更是赋予松江大米天然优势。

  大米品质好,加工也有讲究,据介绍,松江大米加工设备从国外引进,共有原粮清理、脱壳、谷糙分离、碾米、分级、色选、打包等七道程序,加工的大米色泽晶莹、品质更高。

  再过一个月,“松江大米”早熟品种就要下种,9月中旬就可以端上市民餐桌。让市民餐桌更丰富的同时,这种高品质的大米也在一步步丰厚种粮户的“钱袋”。

  “高产稻一亩收成600公斤,收益1800元,‘松香粳1018’亩产不低,而因为品质好、单价更高,亩产收益可达3500元以上,在原来的基础上会翻一番。”陆铭昌同记者算的这笔账,是松江种粮户实实在在的增收账。

(编辑:上海信息港新闻中心 xxg.sh.cn) 关闭
+ 相关信息咨讯
·浦东机场四期扩建工程航站区工程环评报批前公示,
·“和爸爸一起上下班!”开在金融楼宇里的爱心暑托
·上海警方:严厉打击非法放贷违,今年已抓获犯罪嫌
·上海博物馆“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早鸟票
·配合上海南站设施更新改造,7月起金山铁路部分列
·上海又架起一座市域铁路最大跨度桥
·中国首制大邮轮首航在即,你想要的“吃”“住”“
·一个手机号就能让个人隐私“裸奔”?记者做了两次
·上海轨道交通15号线南延伸段开工!崇明线、18号线
·上海动物园今冬意外“翻红”,复古格调成为年轻人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上海信息港 xxg.sh.cn 所载作品均转载自境内其他合法网站,均来自我站会员在线投稿,全部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2. 因难以对所有会员投稿文章事前版权筛查,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被侵权需本网删除的,请根据“避风港原则”在作品在本网发表之日或发现被侵权之日起30日内务必发邮件law###shzx.com(发送时请将###更换为@)书面通知我站,若未书面通知我站不负法律责任。

详细声明请访问>>> 上海信息港网络作品传播权及著作权声明
版权所有 ©2003-2024 上海信息港 上海华易信息港(xxg.sh.cn上海信息港网络作品传播权及著作权声明
上海信息港发布会邀请及刊发稿件 QQ:191646616 微信:newsshcn 商业合作:021-34121912


ICP备案号: 沪ICP备202101997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