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教委主任陆靖今天上午作客2019年民生访谈。节目中他透露,全市部分地区还存在结构性的入园矛盾,上海正通过各种方式来努力缓解矛盾。
据介绍,早在2005年,市教委就已根据上海人口的发展规律预判到上海新一轮人口高峰的来临,并连续实施了三轮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缓解了本市适龄儿童入园矛盾。目前,全市学前教育资源总量能基本满足本市适龄幼儿的入园需求。学前三年的毛入园率始终保持在92%以上。
陆靖说,上海严格落实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坚持每年新建、改扩建30所左右的幼儿园,利用闲余资源扩大办园规模和适当的班额调控,进一步扩大学前教育资源。同时,在安排幼儿入园时,各区也会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使用各种切实可行的方法,如小区划块对口、相对就近统筹以及摇号、排序等来安排幼儿入园,如果幼儿所处区域确实公办幼儿园资源不足的,相关区还会通过向所在区域内的民办幼儿园购买学位,来保障符合条件的适龄幼儿入园。
陆靖同时表示,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目前上海的学前教育师资队伍都是有保障的。目前,全市幼儿园教职工人数从2010年4.1万名增加到2018年的7.1万名,增幅为73%,远高于在园幼儿数43%的增幅。幼儿与保教人员的比例由2010年的10:1上升到2018年9.2:1,达到历史最高。规模不断壮大的同时,师资队伍结构也得到持续优化,教师学历水平明显提高,高级教师、年轻教师占比提高,有正高级教师13名,特级教师25人,特级园长19名。
2018年7月,市教委、市人社局印发了《上海市3岁以下幼儿托育机构从业人员与幼儿园师资队伍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其中特别提到,要扩大学前教育专业招生规模。通过扩大招生、新增布点等,力争到2020年,每年学前教育专业本专科招生人数达到3000人左右,3年内实现翻一番。同时,要拓宽师资招聘渠道。鼓励各区实施人才支持计划,吸引优秀人才加入幼儿园师资队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