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网络外卖行业在上海的快速发展,穿着各色服装的“骑手”们成为街头熟悉的风景线。可问题也随之而来,外卖送餐车辆闯红灯、逆行、占用机动车道等交通违法现象日益受到重视。
最近,浦东交警部门联合外卖平台再出重拳,在对外卖骑手交通违法记分等管理措施的基础上,新增了要求外卖快递骑手穿上印有编号的安全反光马甲。目前,浦东已有外卖骑手率先穿上了反光马甲,也有许多骑手还没有开始穿。
这种马甲能帮助改善街上外卖骑手的交通违法情况么?骑手们对于这种马甲有什么看法?上海为了治理外卖骑手的交通安全问题还做过哪些努力?
交警介绍
反光马甲配合多项管理措施
浦东交警介绍,浦东这次推广的“安全反光马甲”是与“骑手交通文明App”相联系的。这次,浦东交警通过“统一穿着编号安全反光马甲”,“优化记分管理办法”,“升级管理APP平台”等一揽子措施,助推企业强化骑手管理工作。
新规实施后,骑手统一穿着有企业编号的安全反光马甲,亮明身份,骑行时接受民(辅)警的管理监督,同样市民对于骑手的违法也可以向路口执勤的民(辅)警进行举报,或将骑手违法的视频、照片发送至浦东交警的公众号上,接报民(辅)警可通过App平台进行记录。
此外,根据浦东警方与外卖快递企业约定的行业“禁入”和“下线”标准,一旦骑手在一个季度内被扣满12分就要在线学习;被扣满24分就要到街面进行志愿服务;被扣满36分将不允许再上路进行寄送业务。骑手违法行为被录入系统后,将会收到推送信息:需要在48小时内去交警部门进行处理。三次以上逾期未处理,也将被列入“黑名单”。
浦东交警介绍,各外卖、快递平台将自行对企业的骑手进行编号,每个编号对应一名骑手,如果骑手离职,需及时向交警部门提供变更信息,若骑手没有穿带有编号的专属马甲,或未安装骑手Ap p的,将直接记12分。
街头走访
有骑手尚未领到反光马甲
安全反光马甲的试点正在浦东推行。据悉,上海浦东交警外卖管理系统里登记骑手总人数超过18000名,涵盖了辖区内几乎所有的外卖、快递骑手。
穿上编号马甲,不仅亮明骑手身份,也便于政府、企业进行监管。
记者对浦东多个路口进行了走访,有交警在十字路口执勤,记者在现场没有发现有外卖骑手交通违规情况。
送餐高峰时间,不少骑手穿行在马路上,大多数骑手还没有穿上安全反光马甲,不过也有少数骑手已经穿上了。
有骑手告诉记者,自己尚未领取到这种马甲,如果到时候要求要穿,自己也会穿上。并表示:“最近公司天天开会都在强调交通安全问题。”
骑手心声
希望送餐时间限制更弹性
在浦东金汇广场周边,记者遇到了一些穿制服的骑手。
有人对正在推广中的马甲表示了忧虑。“穿了这种马甲,就等于被锁定了身份,这样再交通违规就会被抓住。”
交通违规被抓住,扣分都是理所当然,为什么有的骑手会难以接受?
“我也不想闯红灯,但是送单时间卡得死,有时候商家出餐慢了,挤压的就是我们送餐的时间,不闯红灯、逆行,根本来不及送,来不及送也要扣钱。如果再穿上这马甲,交通违规也扣钱,两边扣钱,说不定一天就白干了。”
甚至有骑手说:“如果非要穿马甲,考虑转行。”
还有的骑手表示,可以尝试穿马甲,但希望送餐时间限制可以更弹性一些。
[新闻背景]
还有这些举措保障骑手交通安全
昨天,记者向饿了么、美团、叮咚买菜等平台了解情况。据介绍,近来各平台与多区交警部门携手已推出许多针对骑手交通安全治理的举措。
此前,静安交警支队也与外卖平台联手,试点推出了“一人一车一码”的管理措施,由企业在外卖小哥的送餐箱上,喷印了一个7位数的编码,通过编码与人、车信息绑定,可以直接查询骑手的个人信息和交通违法情况。
普陀区与“饿了么”和“美团外卖”两家企业开展“警企合作”,充分利用辅警抓拍骑手违法行为,缓解警力不足的问题。操作流程最终规范为“七步法”,即:辅警道路采集信息——民警梳理审核出有效信息——当晚分发至两家公司——公司站点每日晨会通知到当事骑手——48小时内骑手前往接受处理——7日内未接受处理公司限制接单——屡教不改者纳入“黑名单”。
同时,各平台也在加强内部对骑手的交通安全培训。比如,在各城市,去年前11个月,美团一共举办了450多场培训活动,覆盖12万美团骑手:仅2019年3月,饿了么一共举办了600多场培训活动,覆盖全上海670多个站点的骑手,此外,安全岗位的管理人员也需要通过相关考试,目前已有近千人参与考试。
叮咚买菜在新人培训中专门设置数节交通安全法规课,进行系统性的交规培训。培训结束,还会进行考试。此外,叮咚买菜正逐步展开为浦东新区所有的叮咚买菜配送员的电动车安装电子牌照,未来电动车也可以实现像汽车一样,一旦有违规行为,就会被系统自动监测到。
[记者手记]
“堵”之外也需“疏”
记者在去年8月曾做街头评测,中午高峰时间在徐汇区两个相邻路口分别拍摄半小时,结果得到了一分钟就有一个外卖骑手闯红灯的惊人结果。
外卖骑手为何闯红灯、逆行频频?原因也很复杂,但无论是怕超时被罚款,还是为了接更多单而主动“挑战”时间极限,追根究底,还是与骑手的收入挂钩。
外卖骑手交通安全问题近年来已越来越受到各界关注,各平台携手交警部门举措频出,内部培训力度也不断加大,但总体思路围绕着“重抓违章”和“耳提面命”。
此前,有媒体在做相关报道时提及,外卖骑手多数是来自外省市的务工人员,普遍受教育程度较低,法制观念较为淡薄,在送餐工作中出现交通违法行为较多。
记者认为,上海加大治理力度后,外卖骑手脑中会慢慢绷紧“交通安全”的这根弦,交通违法现象能得到有效改善。
但与此同时,骑手工作能力有高低,送单多寡有区别,是否在“堵”的同时,也给骑手更多“疏”的空间,把故意为之的那部分交通违规严肃处理,而把“迫不得已”的变得不用再“迫”。
记者了解到,目前为外卖骑手解忧的工作也正在开展——
普陀区白兰路凯旋北路路口附近的餐饮店较多,但道路狭窄,为便于骑手取餐,在路口周边划出4块专门停车区域;
有平台表示,适当延长预计送达时间,合理控制接单总量,优化骑手在恶劣天气等特殊状况下的申诉机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