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29日,被执行人杨某被执行干警带进了闵行区人民法院执行局。此时,他已经销声匿迹了九年的时间。

在法院内,杨某情绪激动,他坚称自己没有财产履行判决。然而,当执行法官让他清点随身财物时,他却随手掏出了5000元现金。
杨某拖欠的是一笔交通事故赔偿款。事情还要从十年之前开始说起。2009年11月24日,家住浦江镇的王阿姨突然接到了一个来自警方的电话,当天上午她的老伴陈老伯照例骑着电动车出门买菜,没想到,竟然遭遇了一起严重的车祸。
陈老伯被一辆疾驰而过的轿车撞成了二级伤残,肇事的驾驶员,就是杨某。

王阿姨的家原本的生活就并不宽裕,她的女儿有视力障碍,儿子患有精神疾病,发生在陈老伯身上的交通事故,更让这个家庭的状况雪上加霜。于是,王阿姨一家把杨某告上了法庭。
根据法院的判决,杨某承担事故的全部责任,应当赔偿陈老伯80余万元。然而,判决之后,杨某就失去了联系。

执行法官对杨某采取了限制高消费、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等限制措施,但他的行踪始终无法确定。不幸的是,虽然王阿姨精心照顾,陈老伯还是在事故发生的三年后离开了人世,王阿姨也对这笔赔偿款能否执行到位失去了信心。

转机发生在2018年,法院执行局的一项新的执行机制发挥了作用,闵行法院与闵行公安分局达成了查找被执行人行踪线索的工作协议,在公安机关的协助下,执行法官掌握了多处被执行人杨某可能藏匿的地点,并开始逐一查找。

被传唤到法院的杨某依然对自己躲避执行的行为百般抵赖,执行法官决定对被执行人杨某司法拘留。

司法拘留的第三天,杨某的家人就将全部赔偿款连本带息100多万元交到了法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