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践行垃圾分类的漫漫旅途中,有一家单位的情形很特殊:这里平均每天产生3顿以上动物便便,这些粪便被集中收集起来运往植物园,化作春泥更护花,孕育了最美丽的花草。
上海动物园产生的垃圾主要分为四大类,生活垃圾、动物粪便、树枝垃圾和建筑垃圾。其中最可观的就是全园470多种5000多头(只)野生动物每天生产的粪便。动物们一年需要消耗约1800多吨食物,吃进去的饲料经过消化吸收,最终形成粪便被排泄在动物展区的各个角落。

以2018年为例,全年动物产生的垃圾约1200多吨。其中,光是每天大象的粪便夹杂着尿尿、淋湿的干草等就可以装满10个240升容量的垃圾桶,即使是冬日,几个壮小伙都要铲粪铲出一身汗。
所以饲养员们才是名副其实的“铲屎官”,他们每天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打扫笼舍,把集中起来的粪便送到后场等待清运。整个展区动物产出的垃圾一天要装个110桶左右,而这些垃圾会由一个清洁小组专门负责清运。动物粪便是植物最好的肥料,它们最终的归宿将被运往需求量庞大的上海辰山植物园,作为养花种树的肥料。


说起来,动物粪便背后也有很多知识点。牛粪便中80%~90%是水分,因此比较软,落到地上会摊成一坨,符合卡通形象中冰淇淋型便便的形象。这种黏糊糊的便便的总重量是摄入食物的两倍以上。牛之所以会排出这么多便便,秘密就在牛胃里的微生物身上。牛的瘤胃(第一胃)里生活着细菌等大量微生物,微生物死后的残骸会混在便便里,因此便便的体积才会更加膨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