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上海信息港首页 > 信息资讯 > 上海资讯 > 浏览正文


上海图书馆举办石鼓文善本新春大展 献上“饕餮盛宴”


2019-2-9 11:59:53

 文字的诞生是文明逐步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被誉为“中华第一古物”的石鼓文,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组石刻文字,距今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史称“刻石之祖”。由于年代久远,原石遭风化剥蚀,又屡经颠沛流离,700余字的原文,今仅存272字。所幸,为保留石鼓上文字的面貌,历朝历代的人们将石鼓文拓印下来制成拓本。

  日前在上海图书馆第一展厅揭幕的“墨彩斑斓 石鼓齐鸣——石鼓文善本新春大展”,是国内石鼓文拓本精品的一次集中展示。展览汇集传世珍本25种,全部为首次公开展出。据透露,在国内,为一种碑帖举办一个金石专题展览的情况并不多见。这是继2003年上海博物馆《淳化阁帖》专题展、2014年故宫博物院《兰亭特展》之后,我国第三个专门为一种碑帖举办的金石展览。

  第六鼓曾经流失民间,被凿成了米臼

  距今1300多年前的唐贞观年间,在宝鸡与凤翔两县交界的南原,人们发现了十面花岗岩巨石,每块石头上都精心篆刻了一首四言诗,形成前后连贯的十首组诗。因为石形如鼓,故谓之“石鼓”,上面的文字则被称为石鼓文。这一重大发现震惊世人,杜甫、韦应物等都曾作诗记之,韩愈更是以一首传世至今的《石鼓歌》,呼吁朝廷予以重视与保护。

  上海图书馆的研究员、碑帖研究专家仲威告诉记者,石鼓命运多舛,其传奇经历堪称数千年中国历史的缩影。据史料记载,唐宪宗时,石鼓存放在凤翔孔庙,后经五代之乱而散佚。北宋时,凤翔知府司马池(司马光之父)在民间找回九鼓,第六鼓遗失。宋皇祐四年(1052年),向传师重获遗失之鼓,虽然凑齐十鼓,但该鼓已经被凿成米臼,面目全非,上面断裂开的两道边被用来磨刀,仅余下半部的四行文字。宋大观年间,石鼓从凤翔迁到汴京(今开封),先置辟雍,后入宫中稽古阁,宋徽宗宝爱之,命人用黄金填入字口,以绝摹拓之患。金兵破汴京后,将石鼓掠走,运往燕京(今北京)国子监,此后明清两代,石鼓存放地一直未变。经历了千年沧桑的石鼓,目睹了此间长长短短的朝代更迭,所以也就有了“国运昌,石鼓安”这样的说法。

  石鼓现存北京故宫博物院石鼓馆,曾在《国家宝藏》第一期节目中惊艳亮相,并被评选为中国九大镇国之宝之一。

  存世仅五件的“黄帛本”,此次展出三件

  据本次展览学术顾问、篆刻家、书法家童衍方透露,石鼓文唐代已有拓本,可惜未能流传下来。后则以宁波天一阁收藏的元赵孟頫松雪斋所藏宋拓石鼓文最为声名显赫,但于清咸丰十年(1860年)毁于兵燹。目前国内所藏最旧的石鼓文善本为明代中期拓本。此时,第二鼓第五行“黄帛”二字尚完整不损,因此也被称为“黄帛本”。据透露,已知海内外“黄帛本”只有五件,本次展出三件,极为难得。其中,上海博物馆所藏“项源藏本”是传世五本“黄帛本”中传拓时间最早的一本,第二鼓第二行“鰋鲤处之”之“鰋”字“鱼”部完好无损。

  上海图书馆所藏的“黄帛本”为金石收藏家王楠的话雨楼旧藏,曾被双钩摹入《话雨楼所藏金石录》。当年,王楠父亲王濂的话雨楼以收藏之富名闻江南,王楠继承之后,先后搜集到前代千余种金石碑帖,将话雨楼经营至鼎盛。此“黄帛本”后归吴昌硕,拓纸边侧皆有朱蓝笔释文。上有朱孝臧题签:“明拓周宣王石鼓文,缶卢珍藏”。彼时,过云楼顾文彬之孙顾麟士与吴昌硕一同参与怡园雅集,为此还手绘了《缶卢校碑图》,画里的人物就是吴昌硕得到此本后“宝而临之”的模样。

  此次亮相的两件“銮车鼓石花未连本”,是明代后期善本,传世数量亦相当罕见。而清代初期的“氐鲜五字本”,是版本研究的“标准件”,也是石鼓文善本与普本的分界线。

  此外,本次展览还将乾嘉以来各种石鼓文原石拓本、翻刻拓本、临摹拓本、国子监监拓本等相关资料一并汇总展出,可谓是一场石鼓文拓本的“饕餮盛宴”。与此同时,上海图书馆还举行全国石鼓文书法征稿大赛等一系列活动,并由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配套图录——《石鼓汇观》。

(编辑:上海信息港新闻中心 xxg.sh.cn) 关闭
+ 相关信息咨讯
·浦东机场四期扩建工程航站区工程环评报批前公示,
·“和爸爸一起上下班!”开在金融楼宇里的爱心暑托
·上海警方:严厉打击非法放贷违,今年已抓获犯罪嫌
·上海博物馆“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早鸟票
·配合上海南站设施更新改造,7月起金山铁路部分列
·上海又架起一座市域铁路最大跨度桥
·中国首制大邮轮首航在即,你想要的“吃”“住”“
·一个手机号就能让个人隐私“裸奔”?记者做了两次
·上海轨道交通15号线南延伸段开工!崇明线、18号线
·上海动物园今冬意外“翻红”,复古格调成为年轻人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上海信息港 xxg.sh.cn 所载作品均转载自境内其他合法网站,均来自我站会员在线投稿,全部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2. 因难以对所有会员投稿文章事前版权筛查,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被侵权需本网删除的,请根据“避风港原则”在作品在本网发表之日或发现被侵权之日起30日内务必发邮件law###shzx.com(发送时请将###更换为@)书面通知我站,若未书面通知我站不负法律责任。

详细声明请访问>>> 上海信息港网络作品传播权及著作权声明
版权所有 ©2003-2024 上海信息港 上海华易信息港(xxg.sh.cn上海信息港网络作品传播权及著作权声明
上海信息港发布会邀请及刊发稿件 QQ:191646616 微信:newsshcn 商业合作:021-34121912


ICP备案号: 沪ICP备202101997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