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市民和游客表示,上海公共厕所的数量变多了,“找厕所”没那么难了;公厕的条件也变好了,上厕所的“尴尬指数”下降了。但是,也有人反映,在一些人流密集的公共场所,“方便”之处仍然存在着一些“不方便”。
事实上,公共厕所的建设、管理和服务,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城市的精细化管理水平。对上海这样的超大城市而言,如何在观光区、地铁站、公园等地标性场所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人群的多元如厕需求,考验着城市管理者的智慧。
对标国际,哪些公厕管理经验值得借鉴?如何通过更加人性化的设计引导人们文明如厕,提升舒适感?记者通过对部分公厕的实地探访以及与专家的探讨,试图为上海公厕“把把脉”。
【导向标识不够醒目、清楚】
左顾右盼,四处张望,逆着人流前行在一个工作日的早晨,程阿姨提着东西行走在地铁世纪大道站,费了一番周折,终于找到了目的地———位于A区6号线站台的公共厕所。几分钟后,如厕之急解决,程阿姨皱着的眉头才舒展开来。“人拐进拐出的,找起来太不方便,缺少几块指示的牌子”,是程阿姨对这次“找厕所”行动的感受。

(地铁6号线公厕仅门口一个引导牌,站台处缺少导向标识)
无独有偶。年逾七旬的王先生夫妇也对地铁站内的厕所指引标识有点意见。“我们知道地铁站都有厕所,但是找起来经常没方向,只好找工作人员问。”王先生说,“但是我们老年人的困难在于,有时候是‘等不起’的,多耽搁一会儿可能就要尴尬了。”
怎样在地铁站里找厕所?这是乘客普遍关心的问题。具体来说,厕所位置在哪里,是在收费区内还是收费区外,在站厅层还是站台层,在站台中间还是两侧,也都是人们需要了解的信息。记者在多条地铁线路的站点走访发现,不同站点的公厕导向标识所在的位置、式样和内容详细程度都不尽相同。
地铁10号线南京东路站:公厕标识在换乘走廊、站厅层和站台层都能清楚见到。样式为白底黑字,粘贴在通道广告牌上方以及站台柱面向乘客上下车的一侧,并标明了具体位置“至站厅近6号口”。对于厕所的临时改造,地铁运营方在站内各个标识旁进行了信息更新,另在公告栏内张贴通告,标明了预计改造完成的时间。

(地铁10号线南京东路站公厕标识)

(便民告示)
地铁2号线陆家嘴站:标识为悬挂在站台上方的指示牌,相比“粘纸”而言更加醒目和牢固。由于站台长度较长,每隔数节车厢的距离就能找到一个指示牌,便于人们寻找。
地铁世纪大道站:仅2号线和6号线公厕入口处上方有醒目的标牌,在站台、站厅及换乘通道均缺少相关的标识。若要确认厕所方位,需找到特定的信息指示牌“读图辨位”。
相比之下,地面独立式和移动式公厕的导向标识更为规范。记者在陆家嘴、南京东路景区都看到了悬挂在标识杆上的醒目导向标识,标识牌的数量也符合上海《公共厕所规划和设计标准》的规定。
不过,走访时记者也发现,有些标牌因为后期维护的不到位而“指歪了”。比如陆家嘴环路靠近环岛天桥处的一个标识牌,目前指向的是中国平安金融大厦方向,但实际向东倾斜40度左右才是公厕所在的方位。标识不准确,初来乍到的游客可能就会白白绕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