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上海信息港首页 > 信息资讯 > 上海资讯 > 浏览正文


暖心!87岁老人茅连培为坠楼少女捐款1.2万元


2018-12-3 23:21:17

 前天中午,崇明南门镇的西门南村小区87岁的茅连培老人家中来了了一群特殊的客人。

  “茅爷爷,谢谢您!”“你就是蒋林伶啊,能走路了啊?”原来,客人中有一对父女是蒋林伶和父亲蒋东。看到女孩行走自如,老人笑得合不拢嘴。

  蒋林伶是上海建桥学院的大一学生。今年7月,她不慎坠楼,为了挽救她的生命,她的母校同洲模范学校的师生赶到医院,撸起袖子纷纷献血,帮助生命垂危的她完成了手术治疗。蒋东夫妇都是出租司机,听说此事的的哥的姐也纷纷为蒋林伶捐款。茅连培老人读到本报关于此事的报道后,立即汇款12000元钱到报社,并写来一封信。在信中他表示,虽然自己的生活也不宽裕,但看到同为崇明人的17岁少女遭此劫难,心中焦急难耐,知道她在重症监护室医疗费很高,因此将平时省下的钱寄来,让报社转给她家人,用于治疗。

  图说:看到蒋林伶已经康复,茅连培老人特别高兴。新民晚报记者 邵宁 摄

  记者将这笔捐款交给了蒋东,蒋东接过这份沉甸甸的捐款非常感动。不久,他和妻子去看望了这位善良的老人。夫妇俩发现,茅老伯一个人独居,生活也很艰苦。的哥的姐互助群得知这一情况后,决定发起一个关爱茅连培老人的行动。前天一早,互助群群主戴幸幸和几位的哥的姐分头从市区出发,驱车两个多小时,赶到了茅连培老人的家。

  互助群志愿者服务队队长安麒、志愿者杨德华都是崇明人,他们为老人送去了牛奶、水果以及营养品,和老人拉起了家常。茅老伯说,自己以前在上海徐汇区烟糖公司工作,上世纪60年代初回到崇明,在好几家企业工作过,最后是崇明县建筑工程公司退休的。

  茅老伯思路清晰,听到亲切的乡音,开心地说个没完。他说,自己没有其他爱好,就喜欢看报纸,新民晚报是每天必看的。不过,最近视力变差,报纸也看不大清楚了,只好听听收音机。安麒关心地问他:“平时吃饭怎么解决?”老人说:“每天在旁边的老年食堂吃午饭,中午多买点,晚上自己烧点粥……”问起他还有什么困难,老人表示,别的没什么,就是去医院配药、挂盐水没人陪。

  图说:杨萍萍等志愿者为老人送上慰问品。新民晚报记者 邵宁 摄

  一起去的还有一位名叫杨萍萍的年轻志愿者,她是中石化万荣路加油站的员工,也是崇明人。因为的哥的姐经常来加油,杨萍萍和他们成了朋友,也加入了志愿者服务队。她看到茅老伯家中十分简陋,难过得流下了眼泪。她说:“茅爷爷自己生活这么艰苦,还帮助别人,我们做小辈的要向您学习。”老人说,这些年来他也得到社会上很多人的关心,崇明公安分局特警大队的青年团员和他结对已经8年了。所以,他也要尽自己所能帮助别人。

  安麒说,的哥的姐中崇明人很多,他们今后会排好班,轮流来看望老人的,并想办法帮他改善一下居住环境。杨萍萍表示,她也会常来看望茅爷爷,为他做点事。

  蒋林伶告诉茅爷爷,她已基本康复,并且于上个月到校开始了大学生活,学校老师和同学都对她很照顾。她已经可以自己乘地铁回家了。老人高兴地说,他多了一个孙女。

  临别时,老人把大家送到小区门口。秋日的阳光洒在每个人的身上,大家心里都暖暖的。

(编辑:上海信息港新闻中心 xxg.sh.cn) 关闭
+ 相关信息咨讯
·浦东机场四期扩建工程航站区工程环评报批前公示,
·“和爸爸一起上下班!”开在金融楼宇里的爱心暑托
·上海警方:严厉打击非法放贷违,今年已抓获犯罪嫌
·上海博物馆“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早鸟票
·配合上海南站设施更新改造,7月起金山铁路部分列
·上海又架起一座市域铁路最大跨度桥
·中国首制大邮轮首航在即,你想要的“吃”“住”“
·一个手机号就能让个人隐私“裸奔”?记者做了两次
·上海轨道交通15号线南延伸段开工!崇明线、18号线
·上海动物园今冬意外“翻红”,复古格调成为年轻人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上海信息港 xxg.sh.cn 所载作品均转载自境内其他合法网站,均来自我站会员在线投稿,全部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2. 因难以对所有会员投稿文章事前版权筛查,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被侵权需本网删除的,请根据“避风港原则”在作品在本网发表之日或发现被侵权之日起30日内务必发邮件law###shzx.com(发送时请将###更换为@)书面通知我站,若未书面通知我站不负法律责任。

详细声明请访问>>> 上海信息港网络作品传播权及著作权声明
版权所有 ©2003-2024 上海信息港 上海华易信息港(xxg.sh.cn上海信息港网络作品传播权及著作权声明
上海信息港发布会邀请及刊发稿件 QQ:191646616 微信:newsshcn 商业合作:021-34121912


ICP备案号: 沪ICP备202101997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