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上海信息港首页 > 信息资讯 > 上海资讯 > 浏览正文


上海航天长征火箭迎来第100次发射


2018-10-25 23:38:27

 10月25日6时57分,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拔地而起、冲上云霄,将海洋二号B星送入预定轨道,这是我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288次飞行,也是上海航天抓总研制的长征系列火箭第100次发射。

  2000年以前,上海航天抓总研制的长征火箭执行了8次发射任务。2000年以来,上海航天抓总研制的长征系列火箭执行了92次发射任务,这一数字验证了我国航天进入高强密度研制、高强密度发射、高强密度交付的新时代。

  除了卫星,这次火箭还带着诗一同奔向远方。此发火箭末子级搭载了5万条诗歌朗读语音,是由上海航天与微信团队、为你读诗团队联手面向全球征集的。如今这些语音伴随火箭升空,将人类的诗意撒播在广袤的太空,开启了一场浪漫的星际之旅。星箭研制团队也饶有兴致地参与其中,41岁的长征四号系列火箭总设计师汪轶俊朗读的是《夜泛北海》,他带着年轻的火箭发射试验队员们在发射成功的瞬间欢呼雀跃后,马上又投入新的一批火箭研制生产中。海洋二号B星总师张庆君朗读的是《月夜潜听》,他已带领卫星研制团队开展飞控工作。

  从十年磨一箭到“一年发十箭”

  可还记得,1988年9月7日5时30分,长征四号甲(CZ-4(A))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首飞成功,将风云一号气象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开创了中国大型运载火箭首飞一次成功的新纪录,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能够独立发射太阳同步轨道卫星的国家。

十年磨一剑的时代。

  翻开当年的报道,1988年9月7日凌晨,时任中央军委副秘书长刘华清上将在成功后召集试验队员说:这次发射成功,研制团队经过10年努力,做了大量工作,这次发射在技术上取得了很大成就,有很多新技术,使我国在航天技术上又迈出了一步,将为国民经济建设带来重大成效、意义深远。9月12日试验队返沪,受到上海市委、市政府领导的热烈欢迎。市领导讲话指出,这是上海航天广大科技人员、干部和工人们十年辛劳的结果,是上海科技力量的结晶。这是上海航天抓总研制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一战成名”。

  上海航天火箭研制团队敢为人先、勇于创新——1999年有了较大技术改进的长征四号乙首飞成功,又是一个十年。2006年长征四号丙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首飞成功,时间跨度将近十年。那是“十年磨一箭”的时代。

  如今我国火箭研制发射进入高密度,长四火箭一跃成为我国近地轨道卫星发射的主力军。据长征四号系列火箭总指挥樊宏湍回顾,30年来长四运载能力提高了200公斤,入轨精度提高了5到6倍,发射基地拓展到了太原、酒泉、西昌三个,发射试验队员由近200名精简至85名,发射时间由数个月缩短为20个工作日。此次发射任务不仅是上海航天抓总研制的长征火箭第100发,也是上海航天2018年的第11次火箭发射任务,宣告上海航天进入“一年发十箭”的新时代。

  国际、商业发射开花结果

  长征二号丁火箭自1992年首飞以来,就致力于国内外市场的开拓。

(编辑:上海信息港新闻中心 xxg.sh.cn) 关闭
+ 相关信息咨讯
·浦东机场四期扩建工程航站区工程环评报批前公示,
·“和爸爸一起上下班!”开在金融楼宇里的爱心暑托
·上海警方:严厉打击非法放贷违,今年已抓获犯罪嫌
·上海博物馆“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早鸟票
·配合上海南站设施更新改造,7月起金山铁路部分列
·上海又架起一座市域铁路最大跨度桥
·中国首制大邮轮首航在即,你想要的“吃”“住”“
·一个手机号就能让个人隐私“裸奔”?记者做了两次
·上海轨道交通15号线南延伸段开工!崇明线、18号线
·上海动物园今冬意外“翻红”,复古格调成为年轻人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上海信息港 xxg.sh.cn 所载作品均转载自境内其他合法网站,均来自我站会员在线投稿,全部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2. 因难以对所有会员投稿文章事前版权筛查,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被侵权需本网删除的,请根据“避风港原则”在作品在本网发表之日或发现被侵权之日起30日内务必发邮件law###shzx.com(发送时请将###更换为@)书面通知我站,若未书面通知我站不负法律责任。

详细声明请访问>>> 上海信息港网络作品传播权及著作权声明
版权所有 ©2003-2024 上海信息港 上海华易信息港(xxg.sh.cn上海信息港网络作品传播权及著作权声明
上海信息港发布会邀请及刊发稿件 QQ:191646616 微信:newsshcn 商业合作:021-34121912


ICP备案号: 沪ICP备202101997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