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说明:青浦区检察院“服务保障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工作站”揭牌仪式
近来,青浦区致力于建设上海对外服务的门户城市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综合性节点城市,正从“上海之源”迈向“上海之门”。在此过程中,青浦区检察院紧紧围绕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依法全面履行各项检察职能,为顺利实施“十三五规划”及生态宜居的现代化新青浦建设营造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为打造“上海之门”贡献“检察力量”。
近年来,青浦区检察院先后获得“上海市检察机关先进检察院”“上海市文明单位”“上海市学习型机关”“上海政法综治宣传工作先进单位”“上海市政法系统廉政文化示范点”等荣誉称号,近200个集体和干警个人荣获区级以上各类表彰奖励。
守好上海“西大门”全力护航进口博览会

图片说明:世界上第二大建筑单体和会展综合体——国家会展中心
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于今年11月在上海举办,举办场馆位于青浦区的国家会展中心。青浦地处长三角经济圈中心地带,是上海境内唯一与江苏和浙江两省均接壤的行政区,背靠虹桥枢纽和面向江浙腹地,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奠定了青浦承东启西、东联西进的枢纽功能,一直以来被称为上海的“西大门”。守好这扇“门”,青浦区检察院义不容辞。
据青浦区检察院副检察长徐庆天介绍,今年以来,该院依法办理了跨省市运输瓶装液化气、非法经营甲醇、上海首例非法经营笑气等多起危害城市运行安全的犯罪案件。同时,针对以进口博览会名义实施诈骗和高利借贷、编造和散布虚假恐怖信息、破坏会展场馆设施等影响展会举办的案件,该院开辟“绿色通道”优先办理,确保进口博览会举办和筹办期间社会安全稳定。
今年7月12日,青浦区检察院以涉嫌非法经营罪对犯罪嫌疑人张某批准逮捕。经查,张某等人在无燃气经营资质的情况下,擅自使用空瓶至江苏苏州等地充装液化气后再运回本市销售,案发时被查获液化气钢瓶500余只,销售金额达80余万元,且非法经营过程中在液化气站储存大量液化气瓶,对城市运行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另一起案件中,犯罪嫌疑人徐某和陈某多次至国家会展中心,冒充某物流公司工作人员,欺骗展商将昂贵货物委托其承运,后利用其他公司的廉价专线物流发货,并利用货到付款自提货物的规则,告知展商必须按要求支付明显超过市场价格的高额运费才能取货,从中非法牟利。受理该案后,该院立即启动“绿色通道”优先办理,从快批捕了在进口博览会举办场馆内实施敲诈勒索的2名犯罪嫌疑人,目前该案正在审查起诉中。
今年7月26日,市检察院印发《上海市检察机关服务保障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倒计时100天检察专项行动方案》,要求全市检察机关积极落实中央部署和市委要求,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刻把握举办进口博览会的重大意义,立足检察职能,为首届进口博览会的成功举办作出检察机关应有贡献。今年8月,青浦区检察院在国家会展中心设立“服务保障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检察官办公室”,在青浦区检察院派驻赵巷检察室设立“服务保障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工作站”。
青浦区检察院检察长郑永生介绍,今年院里成立了“平安护航进博会工作领导小组”,以“当好东道主,办好家门口的盛会”为目标,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出台《关于服务保障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若干意见》,制定并履行“开展涉进博会案件专项诉讼监督”“建立突发事件信息互通和应急处理机制”等10项工作职责,组建“服务保障进博会青年干警先锋队”,深入开展“我为进博会干些啥?”主题活动,切实增强全体干警服务保障进口博览会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
同时,青浦区检察院严格落实备战进口博览会公共安全、市场规范等整治要求,针对刑事司法和行政执法衔接不畅的问题,牵头建立行政执法、刑事案件信息闭环管理体系,及时督促行政执法机关根据刑事诉讼信息跟进监管措施。深入上海西郊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等地,对食品、药品、危险化学品等领域开展专项排查工作,将距离国家会展中心较近的徐泾、华新、赵巷等镇作为排摸重点,及时发现存在的安全隐患和查处损害公共利益的行为,完善相关领域社会综合治理。
齐力共建“上善之城”打响碧水保卫之战

图片说明:上海最大淡水湖泊——淀山湖
青浦是上海的水源地和重点生态保护区,境内水域面积达124平方公里,本市21个较大的天然湖泊均在青浦,金泽水库更为上海西南五区670万人供应原水。伴随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不断深化,因水而生、依水而兴、凭水而立的青浦正不断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近日,青浦区委书记赵惠琴在区深化河长制暨水环境治理工作会议中要求,要加快解决治理水环境的短板问题,今年要全面稳定消除河道黑臭,2020年力争全面消除劣V类水体。据悉,青浦区委、区政府围绕中央全面推行河长制、加强水污染防治的要求以及市委、市政府的相关部署,去年以来在全区范围内深入开展河道综合整治和水环境治理工作。今年5月3日,40余名在沪全国和市人大代表赴青浦调研检察机关服务保障水环境治理工作,在观看了《保护水资源,检察官在行动》专题片后,对该院生态检察工作取得的突出成效表示肯定,并建议与其他职能部门加强协作配合,共同守护“绿水青山”。
郑永生介绍,检察机关主动融入大局,不断强化生态环境尤其是水环境的司法保护。去年以来,青浦区检察院出台了《服务保障河道综合整治专项工作的实施意见》,细化落实服务水环境治理“九项措施”,设立“检察官服务联络站”并组建联络员队伍,与全区11个街镇河长办、治水办等部门实现“一对一”定点联系。积极开展水环境保护领域职务犯罪专题预防工作,形成专题调研报告并向有关部门提出建议。同时,深入全区重点整治河道所在的沿河村(居),举办“水清岸绿,你我携手共建”基层法制宣传系列活动。
据了解,从2013年起,青浦区检察院共受理审查逮捕污染环境犯罪案件15件25人,审查起诉案件17件31人,分别占全市的24%和25%。自2016年9月26日本市环境污染案件集中管辖以来,青浦区检察院与上海铁检院、青浦公安分局签订《关于加强配合协作办理破坏环境资源保护刑事案件的工作意见》,提前介入及监督立案6件10人。

图片说明;检察官至案发地进行调查取证
被告人李某在2013年以来违法占用青浦区练塘镇俞汇塘河东侧堤岸经营沙石建材,擅自搭建吊机、地磅等设备吊运、称量沙石材料,并将沙石材料堆放于堤岸防汛墙内侧的简易房中。由于沙石堆载超过了护岸挡墙地基承载力和抗滑承受能力,至2017年案发时造成长约66.7米的防汛墙基向河内侧偏移、沉降,墙后地面大量开裂并塌陷,威胁汛期防汛安全。
受理这起损坏防汛墙的案件后,青浦区检察院指派办理环境资源类案件经验丰富的检察官承办,严把案件事实关和证据关,顺利完成案件审查并依法以故意毁坏财物罪提起公诉。检察官发现,被告人李某的违法行为造成防汛墙毁坏,实际修复费用为71万余元,严重损害了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对该案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该院副检察长周红亚介绍,这是本区首例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
在我国全面实施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制度后,青浦区检察院不断加强公益诉讼工作探索实践,与区法制办、公安、法院、环保、水务等单位共同形成《关于加强青浦区域环境资源司法执法联动机制建设的意见》,今年以来排查公益诉讼案件线索共58件,目前已在涉及民生发展的多个领域立案审查8件。前不久,该院联合环保、水务等单位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向社会通报检察机关在服务保障水环境治理工作中取得的积极成效,编制并发布《涉水资源及破坏环境类案件检察白皮书》,加强典型案例以案释法。
服务保障“总部经济”优化区域营商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