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上海信息港首页 > 信息资讯 > 上海资讯 > 浏览正文


飞速发展的上海,如何打造网络安全的“桥头堡”?


2018-9-17 11:29:25

 “快递员”谎称赔偿,但当加上微信号,一步步操作后却跳转到“支付宝”,5000元不翼而飞。

  这是上海居民储女士今年遭遇的新型电信诈骗。一个月后,上海警方通过联合行动,最终从中国西南边境将6名犯罪嫌疑人押解返沪。

  在互联网成为基础设施的今天,来自网络的各类新风险也在不断涌现。作为中国最大经济中心城市,上海首当其冲,在飞速的信息化过程中,不断面临着来自网络的新挑战。

  面对日益增长的风险,这座特大城市是如何打造网络安全的“桥头堡”,有效保护公民和城市安全的?

  产业聚集之地

  电信诈骗是网络空间面对的一大考验,因诈骗者通常会利用改号软件、境外服务器等技术,不断变化犯罪伎俩,警方从个案获取的线索价值总是有限。

  但从储女士报案到锁定目标,再到联合行动将嫌疑人从境外带回,上海警方前后仅用时了一个月。

  如此迅捷的行动,背后仰仗的是先进技术——一套完备的技术研判平台——上海警方在接报案件后,凭借串并综合研判分析,快速精准追溯到了犯罪团伙。

  随着网络黑色产业链向专业化、规模化快速发展,网络安全技术正越来越凸显其重要性。

  “上海地位特殊,有关键互联网基础设施,也聚集了大批企业,这些都需要网络安全技术。”上海社科院互联网研究中心主任惠志斌说,“上海很早就将网络安全视作重点产业培育。”

  上海一直是中国信息产业的重要集聚地,网络安全领域也不例外。早在2001年,国家信息安全成果产业化(东部)基地就落户上海浦东,成为网络安全公司的摇篮。

  澎湃新闻记者注意到,随着近些年网络安全重要性日益突出,上海产业培育力度也在加码。2016年,上海将互联网信息安全产业纳入“十三五”发展重点。

  惠志斌团队去年底发布的《中国网络空间安全发展报告(2017)》显示,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我国共有2681家从事网络安全业务的企业,其中上海有279家,占比超过十分之一,是国内网络安全公司最重要的聚集地之一。

  在惠志斌看来,近些年随着上海加快建设科创中心,花更大力气改善营商环境,越来越多的网络安全公司愿意来到上海。

  UCloud是国内云安全领域的“独角兽”,当初卖房创业的CEO季昕华对公司所在的杨浦区有强烈的归属感。他的公司先后多次搬迁,始终没有离开这里。

  他回忆,杨浦区提供的产品试制、场地落实、人员培训等服务,让企业在创业初期得以“轻装上阵”,而多渠道的资金扶持,也助力公司在不同阶段克服困难,加快生长。

  如今,类似UCloud这样的企业,已经成为上海网络安全产业的主力军,不仅为这座城市编织网络防护网提供了有力保障,对我国建设网络强国,同样在做出属于上海的贡献。

  人才培育高地

  网络空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竞争。

  智联招聘与360互联网安全中心近日发布的《网络安全人才市场状况研究报告》显示,2018年上半年,我国网络安全人才需求规模指数较2017年上半年增长了44.9%,与2017年下半年相比增长了9.4%。

  近几年,网络安全行业性的人才紧缺现象越加明显。而和产业培育一样,在人才培养上,上海同样早早“落子”。

  早在2000年,上海交大便成立信息安全工程学院(今网络空间安全学院),系国内首家学院建制的国家信息安全专业人才培养基地。如今,该学院每年招收300多人,涵盖本硕博各层次。

  又如,由中共上海市委网信办指导举办的中国信息安全技能竞赛被称为信息安全竞赛中的“奥运会”,今年已迈入第十年。过去九届比赛,挖掘了不少网络安全领域高技能人才。

  近些年,上海已逐步网络安全人才立体化培养体系。从中小学生,到中高职学生,再到本硕博高校学生,针对不同阶段、不同层次,形成了各有侧重的培养方式。

  例如,针对中高职人员,上海信息安全行业协会成立了“职业教育专业委员会”,加强师资培训、实践课程建设和技能性人才培养。

  而以上海交大为代表,针对本、硕、博高校学生,实施实战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对在职者,则每年举办“安全技能竞赛”和“管理运维赛”,不断提升实战水平。

  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网络安全人才是一把双刃剑,因此职业素养尤为重要。以规则意识和法治精神立身的上海,培养网络安全人才,始终把职业道德放在重要位置。

  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安全与管理专业主任张月红介绍,该校从学生入校开始,就重视安全法律法规的宣讲,使专业学生对网信工作有正确认识。

  全民共同维护

  网络安全防线的构筑,不仅需要依靠专业力量,同时这也是全社会共同需要承担的任务。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6月30日,我国网民规模达8.02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7.7%,手机网民规模达7.88亿,超过了欧洲总人口。

  在上海,将网络安全知识送到千家万户的工作,已经进行了很多年。

  “上海全民网络安全意识教育一直走在全国前列,”惠志斌告诉澎湃新闻记者,如在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举办前,上海市便已连多年举办信息安全活动周。

  去年9月,一家安全公司发布的《上海网民网络安全意识调研报告》显示,上海网民中经常关注网络安全知识的占到了38.3%,仅有1.8%的人从未关注过。

  去年,国家网络安全周将主场设置在上海。澎湃新闻记者当时走访多个社区、商圈看到,上海传播网络安全知识,形式已越来越丰富。

  如嘉定一社区请到了“故事大王”黄震良,以讲故事传播知识。又如在普陀一社区,当地学生上演了一出出情景剧,教居民如何在网络世界保护自己。

  9月17日至23日,2018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期间,上海地区将继续举行系列活动。今年,上海市委网信办创新举办模式,首次将系列活动交由区来承办。

  据承办方杨浦区相关部门介绍,今年上海的系列活动紧紧围绕“群众性”做文章,发挥地区主办“接地气”的特点,“活动策划和内容组织都力求让市民能看得懂、学得了、防得住。”

  近些年上海倾力打造网络安全全民意识的成果,从风清气正的网络舆论环境就得以窥见。

  今天的上海,每当网络上有谣言传出,相关部门都能及时监控、核实,并在第一时间予以辟谣。而通过主流媒体,这些声音也得以迅速传播,让真相早早跑在谣言前面。

  调研报告显示,上海网民最信任的信息发布者是媒体发布,从信息发布的渠道来看,广播电台、报纸杂志、新闻客户端的信任评分,同样大幅领先社交平台和论坛博客等。

  多家媒体曾以“三个最”形容上海领先全国的网络空间治理,即违法信息发生率全国最低,违法有害网站全国最少,被黑客攻击得逞次数全国最少。

  可以说,这份了不起的成绩单,有着每个上海市民的功劳。

(编辑:上海信息港新闻中心 xxg.sh.cn) 关闭
+ 相关信息咨讯
·浦东机场四期扩建工程航站区工程环评报批前公示,
·“和爸爸一起上下班!”开在金融楼宇里的爱心暑托
·上海警方:严厉打击非法放贷违,今年已抓获犯罪嫌
·上海博物馆“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早鸟票
·配合上海南站设施更新改造,7月起金山铁路部分列
·上海又架起一座市域铁路最大跨度桥
·中国首制大邮轮首航在即,你想要的“吃”“住”“
·一个手机号就能让个人隐私“裸奔”?记者做了两次
·上海轨道交通15号线南延伸段开工!崇明线、18号线
·上海动物园今冬意外“翻红”,复古格调成为年轻人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上海信息港 xxg.sh.cn 所载作品均转载自境内其他合法网站,均来自我站会员在线投稿,全部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2. 因难以对所有会员投稿文章事前版权筛查,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被侵权需本网删除的,请根据“避风港原则”在作品在本网发表之日或发现被侵权之日起30日内务必发邮件law###shzx.com(发送时请将###更换为@)书面通知我站,若未书面通知我站不负法律责任。

详细声明请访问>>> 上海信息港网络作品传播权及著作权声明
版权所有 ©2003-2024 上海信息港 上海华易信息港(xxg.sh.cn上海信息港网络作品传播权及著作权声明
上海信息港发布会邀请及刊发稿件 QQ:191646616 微信:newsshcn 商业合作:021-34121912


ICP备案号: 沪ICP备202101997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