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位带着孩子准备乘车返乡的父亲,他准备了一大瓶矿泉水,袋子里也有泡面、零食。本文图片均为 澎湃新闻记者 杨帆 摄
8月31日早上不到七点,陈女士再次检查了一遍行李。特别是儿子的红色遥控赛车,尽管早已拆封,她还是用原来的包装盒包好,再用红绳系一遍。
七点半,她带着来沪过暑假的女儿和儿子从奉贤南桥镇出发,前往上海火车站乘车。
上海火车站工作人员介绍,由于临近开学,近一周以来上海火车站客流量日均超过10万人次,部分时段甚至比肩“小长假”。乘客中,不少是像陈女士这样带着孩子返乡读书的。
暑假即将结束,“小候鸟”们要回家上学了。

上午十点,一位母亲带着两个孩子来赶车。最喜欢上海的广场
上午十点半,在第9候车室厅门口,陈女士将行李放在走道旁,她坐在横卧的行李箱上,身旁还有一个塞满的双肩包,两个孩子身边一人一个红袋子,里面装了些路上吃的水果、饼干。母子三人的中饭是泡面,她平时是不准孩子们吃的,因为“没营养”,“今天要赶车,没办法。”

女儿小芳和儿子小民蹲在地上在吃泡面。“我最喜欢上海的广场!”即将上大班的儿子小民(化名)说完就开始摆弄母亲的手机。姐姐小芳(化名)比较害羞,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要小,但陈女士很为她骄傲,因为“考试总考第一”。
“他见了我一点都不认生。”说起今年孩子刚来上海时的场景,陈女士笑了,因为距离她上次见到儿子,已经有半年了。
“现在消费太高,养两个孩子太不容易,”陈女士说,她和爱人的工资之前不够一家人的生活开支,因此等到女儿去年升入初中开始寄宿后,丈夫也一同来到上海打工。
陈女士没有选择将孩子给家里的老人带,她担心老人容易生病,孩子更受罪。他们把6岁半的儿子送到了熟识的一户人家借宿。在那里,还有十多位跟他们家庭情况类似的孩子。“每个月600,买东西另算,睡上下铺。”
这次回去,陈女士的首要工作就是安顿好女儿和儿子,“要去借宿的那户人家,嘱咐一下。”收拾完之后,9月4号她就要返回上海。下次见孩子就得到过年。
尽管因为工作繁忙,整个假期,她都没法带孩子们外出游玩,但临走前,孩子们还是告诉她,“不想回去,想来(上海)玩。”
三人要搭乘的K464次列车,发车时间是中午11点48分,凌晨5点01分到达平顶山站,全程17小时13分。到站后,还要坐两小时班车才能到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