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上海信息港首页 > 信息资讯 > 科技频道 > 浏览正文


媒体调查:巨婴拼多多一路狂奔 到底能走多远?


2018-8-22 15:03:33

  中国新闻周刊重磅调查:巨婴拼多多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金口娱言

  金口娱言按曰:

  最新一期的中国新闻周刊(8月20日出版)在封面故事栏目推出重磅调查报道《巨婴拼多多》,对拼多多“不断被曝假货频出、亏损不断加剧,从而引发批评与质疑”等问题进行深入披露。

  《巨婴拼多多》前言写道:从公司成立到IPO上市,从一亿人在拼,到三亿人都在拼,拼多多只用了三年时间。依靠社交传播,再加上互联网大企业的加持,拼多多的发展速度打破了聚美优品曾经创下的电商行业上市纪录。 在主流电商平台把目标对准中产以上消费群体时,拼多多迅速收割了被市场忽视的四五线城市和村镇的巨额消费力。而与此同时,拼多多不断被曝假货频出、亏损不断加剧,从而引发批评与质疑。业内人士认为,拼多多缺乏商业变革的模式,同时也缺乏企业价值文化主张,这些都会导致拼多多公司难以走远。

  早在8月15日,刊发《巨婴拼多多》的这期杂志封面图片已经在朋友圈出现,不过,时至今日,金口娱言未能在网上搜到这组报道。

  对此,中国新闻周刊内部人士向金口娱言证实,这组报道“没有上网”,原因“你懂的”。

  金口娱言从其他渠道获知,为了这组报道,拼多多创始人兼CEO黄峥亲自到中国新闻周刊沟通,想努力促成这组报道“不上网”。

  为了帮助读者全面了解拼多多,满足大家的阅读需求,金口娱言特意买来一本中国新闻周刊,转发备受期待的《巨婴拼多多》报道。

  由于时间有限、打字太累,金口娱言今天就先转发其中的一篇《一路狂奔拼多多》,余下一篇《拼多多里的世界》回头再转。

  《一路狂奔拼多多》

  作者:中国新闻周刊记者闵杰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2018年第31期

  叶子无论如何不会想到,因为一批仅售219元的鞋子,会让自己在两个月内经历过山车般起落的人生。 4月18日,她在拼多多平台上的店铺“平民馆”正式开张,以卖鞋为主。刚开始,生意好得让她会在梦里笑醒,“才做一个多月,就卖了5万多双鞋。只要和小二(拼多多管理员)打个招呼,活动一个接着一个,看着账上钱越来越多,好开心。”

  6月6日,一封拼多多的站内信终结了她开心的日子。信中说,店铺里卖的一双男士洞洞凉皮鞋,描述材质为真牛皮,但经实测,为合成材料,描述不符。根据拼多多的相关规则,需要对买家赔付,赔付金额为5月6日之前三个月内所有订单总额的三倍。也就是说,叶子需要被处罚45万元。 叶子店铺的账上,包括未提现货款、保证金在内,共有36万元左右。很快,36万元被全部冻结,不能提现。一个月之后,在没有接到任何通知的情况下,36万元陆续被拼多多扣除。

  “我现在每天都会失眠,老公因为这件事生病了,仓库里还压了很多货。”叶子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自己至今还无法接受现实,在拼多多上经营不到2个月,事情竞严重到如此程度,“就像被抢劫了一样,几十万元说划走就划走了,我做梦都想不到”。

  和她有类似经历的,还有浙江义乌的金立军。 从今年6月开始,金立军在拼多多平台上经营的52家店铺,全部被拼多多查封,商品全部被下架。从去年开始,因为一批大蒜斤两不足,他已经陆续被“处罚”了130多万元。目前还有8家店铺资金被冻结,冻结货款也达几十万元。

  让人诧异的是,和其他大量受处罚的商家不同,金立军的店铺被罚,不是因为卖假货,也没有接到站内信,而是因为:被关联。

  “有一个叫小馋猫的店铺,被拼多多罚款28万元。店主原先是我公司的部门经理,把拼多多告上了法庭,拼多多认为是我在背后搞的鬼,让我去说服小馋猫撤诉,才能把店铺解冻。”金立军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拼多多把他叫到上海,当面与拼多多联合创始人达达协商。“达达说,你只有把这个事情解决,店铺才能继续开。我说,这件事和我没有任何关系,可以出示证明,但他们说,没用。”金立军说,他想过妥协。事发之后,他最初抱有协商解决的一线希望,保留了河南公司的30多名员工,坚持了两个月,付出了几十万人员工资。 但拼多多方面坚持,对方不撤诉,金立军的所有店铺都开不了。在最终确认解决无望后,他遣散了所有的业务人员,只留下两个人留守公司,自己也返回了义乌老家。金立军选择通过法律维权,8月20日,他将在上海把拼多多告上法庭。

  从最初小范围处罚,妥协并接受罚款,到处罚升级,店铺被关,资金被冻结。协商无果,不再妥协,最终选择起诉拼多多,这是很多维权商家走过的共同道路。

  通过QQ查找输入“拼多多商家维权”关键词,可以看到多达几十个QQ群,最多的人数甚至超过千人。拼多多和商家的矛盾在今年6月达到顶点,6月13日,拼多多上海总部遭到了大规模的商家维权。6月18日,商家到拼多多总部维权再次爆发。

  这是拼多多并不被太多人所了解的一面,而呈现在大众面前的,是另一面的拼多多。

  北京时间7月26日晚9点半,拼多多正式登陆美国纳斯达克。上市首日股价大涨“)%,收盘于267美元,市值飙升至295亿美元。以此计算,占股46.8%的拼多多董事长黄峥,身价高达138亿美元。成立不到3年,登陆资本市场,市值超干亿人民币,几乎就是教科书级的创业神话。

  一边是美国资本市场的宠儿,一边却在国内遭遇了大量舆论批评。一边被消费者调侃为充斥着山寨、假货的平台,一边陷入商家潮水般的维权。B端和C端,都对拼多多有太多不满。一边被认为创造了互联网下半场的商业模式奇迹,另一边被认为其实在做的是“消费降级”。

  种种问题,对号称3亿人都在用的拼多多电商甲台来说,是“成长中的烦恼”,还是天生的基因缺陷,拼多多模式,是电商新模式,还是“十元店”低价模式的线上野蛮生长?拼多多的出现,是给了四五六线城市消费者更多选择,还是在用大量的低端商品劣币驱逐良币?

  一路狂奔的拼多多,到底能走多远?

  夹缝中的巨婴

  如果以1000亿元GMV(成交总额)作为里程碑的话,京东用了10年完成,淘宝用了5年,而拼多多只用了2年零3个月。

  2015年9月,拼多多成立。在创立拼多多以前,黄峥是个标准意义上的“学霸”。 黄峥是80后,2002年,他从浙汀大学毕业,顺利申请到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就读,这是一所在美国位列“常春藤大学”系列,并以计算机专业出名的全球顶级大学。2004年,黄峥硕士毕业,收到了谷歌的邀请,随后进入谷歌公司就职。

  在黄峥成长的道路上有很多贵人,“神秘投资人”段永平就是其中的一位。2006年,段永平以62万美元竞得与巴菲特共进午餐,黄峥陪同参加。

  2007年,在谷歌干满三年后,实现财务自由的黄峥决定回国创业,先后创办手机电商、电商代运营和网络游戏等公司。

  黄峥是名副其实的连续创业者,拼多多是他创业的第八个年头,2015年,从其游戏公司中孵化出的一个项目。

  最初其实是两家公司,拼好货和拼多多。拼好货从水果切入,做自营电商,自建供应链;而拼多多则是全品类、供应商入驻、物流第三方合作的平台模式。两家公司的营销模式很类似,以拼团玩法为切入点,通过微信朋友圈等社交平台邀请好友参团,达到规定人数时拼团就会生效。

  2016年9月,拼好货和拼多多完成合并,融资也进行得很顺利。2016年年底,红杉中国领投拼多多C轮融资;2017年年底,腾讯和红杉中国联合领投D轮融资,融资金额超过10亿美元。

(编辑:上海信息港新闻中心 xxg.sh.cn) 关闭
+ 相关信息咨讯
·网游新规征求意见,游戏圈巨震波及海外股市
·上网联自媒体专委会新增韵达速递、投中网等35个自
·拼多多事件之后,为何腾讯阿里们群体缄默?
·“全民加速奔小康”获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
·联发科成全球最高市占手机晶片制造商 占比达31%
·民营火箭 夹缝求生
·以后上网或用网证,防止个人隐私泄露
·4洲6国的七位全球顶尖科学家齐聚2020腾讯科学WE大
·音集协要求快手停止侵权并赔偿13万元
·贵州省市场监管局约谈电商平台 严禁用“特供”“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上海信息港 xxg.sh.cn 所载作品均转载自境内其他合法网站,均来自我站会员在线投稿,全部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2. 因难以对所有会员投稿文章事前版权筛查,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被侵权需本网删除的,请根据“避风港原则”在作品在本网发表之日或发现被侵权之日起30日内务必发邮件law###shzx.com(发送时请将###更换为@)书面通知我站,若未书面通知我站不负法律责任。

详细声明请访问>>> 上海信息港网络作品传播权及著作权声明
版权所有 ©2003-2024 上海信息港 上海华易信息港(xxg.sh.cn上海信息港网络作品传播权及著作权声明
上海信息港发布会邀请及刊发稿件 QQ:191646616 微信:newsshcn 商业合作:021-34121912


ICP备案号: 沪ICP备202101997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