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上海信息港首页 > 信息资讯 > 科技频道 > 浏览正文


傅盛:希望做出有用的机器人 不希望只是一个噱头


2018-8-18 17:29:59

新浪科技讯 8月18日消息,2018世界机器人大会拟于8月15日至19日在北京亦创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大会以“共创智慧新动能 共享开放新时代”为主题,由“论坛”、“博览会”、“大赛”、“地面无人系统展示活动”四大版块构成。 本届大赛汇聚了来自美国、俄罗斯、德国、日本、以色列等全球近20个国家和地区的1万余支赛队和数百名顶尖专家,共计超过5万多名参赛选手同台竞技。

  猎豹移动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傅盛在论坛上发表了题为“真有用——推进中国服务机器人的产业崛起”的演讲。

  以下为演讲全文:

  什么是下一个更大的机会?任何一个企业都是时代孕育生长出来的,所谓的创新无非就是在一个社会快速变化的时候抓住那个社会领域之间产生的缝隙,然后把需求发掘出来而已。个人并不认为我们有机会去做所谓的创新,更多的是做发现,发现这个社会需求的变化,然后在恰当的时候去做一件恰当的事情,让它自然地生长出来。

  猎豹移动在美国有几千万的用户,并很早就在硅谷设立了办公室,我自己也在硅谷生活过一段时间。我在中美两国来回跑,相对中国来说,目前美国的互联网服务实在是太落后了,要在那里上网买个东西一定不可能像北京这样几个小时就能送达。我们当时是想清楚了这个问题,四年前的时候我发现中国整个移动互联网的应用已经领先于美国了,当时在国内竞争太激烈,对手特别强大的时候,我们选择了国际化,并且在全球做了一个小型APP,专门清理手机上的垃圾和病毒,叫做“猎豹清理大师”,两年内在全球拥有了好几亿的用户,到今天为止,“猎豹清理大师”都有上亿的用户。今天就是这样,应用的研发和服务方面中国是全面领先美国的,大家可能都看过这样的例子,老外来到中国就不想离开,因为在中国拿着一个手机就能满街跑,很多国家都是完全做不到的,甚至落后的日本很多地方还是只能接受现金支付,每次去我都很头疼。

  回头来看,中国之所以有今天这样的服务,实际上就是互联网技术的极大发展。我们也经常去日本和台湾,有的时候我觉得这就是上一个时代的社会。在日本曾感受到,一个领域过于发达,就会限制下一个领域的崛起,中国正是由于工业化进程到了一半的时候有了互联网化,使得我们整个服务业大幅度升级。但这一波的升级也到了一个转折点,整个服务产业也会进入到瓶颈期。

  为什么这样说呢?我有一个好朋友叫沈鹏,他是美团外卖的负责人和创始人,离开美团创办了一家叫做水滴筹的互联网保险公司,我说你为什么要做互联网保险?他说你不知道,以前指挥上万个外卖员工的时候每天都会有外卖小哥遇到车祸和各种各样的意外,我们就在群里给他筹款,后来我想如果出去的话一定要做一家能够帮助这些服务人员提高生活待遇和基本保障的公司,所以就萌发了从做外卖去做互联网保险。

  今天的增长瓶颈在哪里?大家都可以看到,社会当中有很多人口红利。如果你是一家小店,你很容易做匠人精神,把服务做得很好,但十家店、一百家店、一千家店的时候没有谁能够保证这种服务还能够高水平地一致,需要大量的培训、人员的交替,这样才能做到。重复性的劳动当中要保持长时间的高水准也是很难的,大家可能不知道,我们的展台上有一个机器人咖啡师,能够模拟WRC高级咖啡师的手型来做咖啡,整个咖啡界如果一个咖啡师每天做超过三十杯的咖啡质量就开始变得不稳定,因为会疲劳,晃的手型就不会有那么高的水准,但机器人可以保证高水准。每个人都是由简入奢易,由奢入简难,享受了高水平的服务之后想要退回来是很难的,我们对服务就会越来越挑剔,但用人成本越来越高。这是属于企业的难题,如何能够保证越来越好的服务,却又用越来越低的成本?

  三年前我在硅谷看到一些小团队做的AI功能,觉得非常的诧异。昨天是我从360离职十周年纪念日,离职的时候我做了一款图片软件,但发现美图有做了图片软件,后来有一天他们推出了“大眼睛功能”,作为产品经理我们都很懵,我们都是把照片做得越来越真实,他们怎么做得越来越不真实?因为当时没有这样的AI技术,要求用户点击鼠标,想要多大就多点击几下,为什么不能找到用户眼睛自己把照片放大?我们就研究了很多人脸识别技术,那个时候就有英特尔CV的技术库,只有百分之六七十的概率找到眼睛,无论如何提高不上去,后来我们只好放弃了。两三年前我们发现很多小团队做的产品能够把人脸识别得非常好,后来慢慢地知道有个东西叫做AI技术。机器人界有一个词叫做Perception(即感知),机器第一次有了接近于人的感知能力,无论是语音识别还是视觉识别都可以在某个领域、某个应用场景接近于人,甚至在某些点上超越人。

  这是一个非常巨大的历史契机,如果没有AI,摄像头做的所有照片在计算机里面都是简单的0和1的字符串,只有AI出现以后才知道这是一个人脸、这是一句话,使得服务机器人产业才有了新的机遇。当我想清楚这个问题以后,我在想所谓的机器人产业到底是一个什么产业?AI出现之前,我们讲的所有机器人绝大部分都是自动化的机械化工具,很难有自主的感知能力,所以更多的是执行很多程序,帮助其赋予一些预定的工作,很难和这个环境发生真实的、实际的、自主的交互,基本上AI出现之前我们谈的机器人,尤其是工业化的机器人,更多的是自动化的机器,更多的是千百次地重复一个被高度定制的行为。只有当AI出现以后,我们才有可能使得这个自动化的机器从工业产线走出来,奔向我们的生活场景。生活场景是比工业产线大十倍甚至百倍的场景,这样才能在一个半开放状态下和你实现互动,主动地感知提供服务,这是一轮非常关键的历史契机。

(编辑:上海信息港新闻中心 xxg.sh.cn) 关闭
+ 相关信息咨讯
·网游新规征求意见,游戏圈巨震波及海外股市
·上网联自媒体专委会新增韵达速递、投中网等35个自
·拼多多事件之后,为何腾讯阿里们群体缄默?
·“全民加速奔小康”获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
·联发科成全球最高市占手机晶片制造商 占比达31%
·民营火箭 夹缝求生
·以后上网或用网证,防止个人隐私泄露
·4洲6国的七位全球顶尖科学家齐聚2020腾讯科学WE大
·音集协要求快手停止侵权并赔偿13万元
·贵州省市场监管局约谈电商平台 严禁用“特供”“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上海信息港 xxg.sh.cn 所载作品均转载自境内其他合法网站,均来自我站会员在线投稿,全部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2. 因难以对所有会员投稿文章事前版权筛查,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被侵权需本网删除的,请根据“避风港原则”在作品在本网发表之日或发现被侵权之日起30日内务必发邮件law###shzx.com(发送时请将###更换为@)书面通知我站,若未书面通知我站不负法律责任。

详细声明请访问>>> 上海信息港网络作品传播权及著作权声明
版权所有 ©2003-2024 上海信息港 上海华易信息港(xxg.sh.cn上海信息港网络作品传播权及著作权声明
上海信息港发布会邀请及刊发稿件 QQ:191646616 微信:newsshcn 商业合作:021-34121912


ICP备案号: 沪ICP备202101997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