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15日,一个融资2.5亿的自主创新国产浏览器消息火爆整个互联网!但随后也被各大技术人员证实,这价值2.5亿的红芯企业浏览器竟然用的是2年前Chrome 49内核的开源代码。“红芯造假”事件虽然让红芯浏览器成为鄙视的对象,但让一大波国产浏览器躺着中枪,难道国产浏览器就真的没有创新吗?
怎么理解浏览器内核?
现在会上网的朋友都知道打开网页要先打开浏览器,那么浏览器内核又应该如何去理解?
直白地说,浏览器内核就是排版渲染引擎,核心作用是将网页内容正确地排版出来。浏览器内核就是一个浏览器中最有技术含量的部分,简单点比喻,浏览器内核就像汽车的发动机引擎,不是一个企业想造就有能力造。
目前全球用户量最大的自主创新内核流派有三大,分别是Webkit、Trident(EdgeHTML)、Gecko。
图:三大自主创新的浏览器内核代表
Chrome最早用的就是开源的Webkit内核,后来基于Webkit推出Blink内核。Blink内核因为采用BSD版权机制,也就是可自由修改的免费商用机制,因此可以说全球几乎所有的浏览器都是Chrome的马甲。
微软IE浏览器采用的是微软独家的旧Trident内核(已经停止开发),而微软Edge浏览器采用的则是基于Trident推倒重来的全新内核——Edge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