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淞口国际邮轮港 张亨伟 摄
(长江经济带沿线行)从“钢花”到“浪花”:上海宝山冲刺世界邮轮母港城市第一方阵
中新网上海8月12日电 (汪青 王子涛 周歆)曾以重工业名扬天下的上海宝山正在进行转型蜕变。在新发展理念之下,上海宝山正由以往钢铁制造为主的传统工业区向邮轮经济特色的现代化滨江新区转变。
吴淞口,曾经的吴淞江入海口,现黄浦江的入海口。黄浦江与长江在这里交汇。曾是明、清两朝的海防和江防要塞,清政府曾设炮台于此御敌。6300公里大江奔流,宝山与长江的历史命运,注定了相生相伴。
近几年,邮轮产业活力不断,宝山区积极参与邮轮修造,着力引进邮轮总部型企业,打造“吴淞口”邮轮服务品牌,初步形成上中下游个有重点的邮轮产业链。
曾经战火纷飞的风云故地、曾经摩肩接踵的商贾重地,已全然变了模样。百年军事基地,逐步蜕变成有着红色之旅、绿色之旅、江南之旅的生态生活之地。长航的客货滚装码头,成为亚洲第一、世界前四的邮轮枢纽港——吴淞口国际邮轮港,而它也正成为宝山一张崭新的“世界级名片”。
“吴淞口国际邮轮港自2011年10月开港以来,累计接靠邮轮1800多艘次、出入境游客突破1000万人次。今年1-7月共计靠泊229艘次,接待出入境旅客159.32万人次。”上海市宝山区委书记汪泓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表示,这座亚洲第一,世界第四的邮轮港目前已进入“四船同靠”新纪元,带动中国成为全球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邮轮客源地市场,将带动上海跻身世界邮轮母港城市第一方阵。
如今的宝山,已华丽转型为钢花、浪花、樱花、文艺之花全面绽放的现代化滨江新城区。
据介绍,钢渣回填的炮台山,目前改造成为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的4A级景区炮台湾湿地公园,并建设了全国首家以河口科技为主题的上海长江河口科技馆,形成了森林和湿地两大特色景观;上港十四区集装箱装卸和堆放的生产码头区域,逐步展现出“水岸联动、港城融合”的长滩风貌;曾经的老仓库、老堆场、老厂房,已经成为聚集机器人(16.820, 0.15,0.90%)、大数据、卫星应用、新材料等“四新”经济和现代服务业的创新之地;以重工业闻名的老工业基地绿化覆盖率达43%,森林覆盖率达15%,超出全市平均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