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上海信息港首页 > 信息资讯 > 科技频道 > 浏览正文


创业风口陷入尴尬境地:休克疗法能救滴滴顺风车吗?


2018-5-13 18:39:34

 文 |《中国企业家》记者 王玄璇 杨倩  

  编辑 | 马吉英

  一个最初看起来美好的业务形态,陷入了有史以来最不乐观的处境。

  因为发生空姐遇难案件,从5月12日零点起,滴滴顺风车业务在全国范围内下线,停业自查整改一周。在出行领域原本存在感不高的顺风车业务,突然间引发大量关注。人们质疑,平台是否会为了运力,不去拒绝有潜在危险的用户?是否为了流量,没有仔细思考过线下社交的安全性?理想化的共享经济在进行市场下沉时,面临的是否是一个个无法规避的坑?

  这也是顺风车业务推出以来,质疑和负面消息最集中的时刻。

  几年前,在相关政策与O2O创业大潮的影响下,开展顺风车业务的创业公司频频现身。滴滴虽然不是顺风车市场的最早入局者,但无疑是来势最猛、最具冲击力的玩家。滴滴曾经对顺风车业务寄予厚望,希望它成为所有业务中订单量最大的那个。

  在滴滴强势入局后,原本小玩家众多的顺风车市场出现洗牌,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市场格局——在这一格局中,滴滴顺风车市场份额优势明显。

  现在让顺风车市场再生变数的,还是滴滴。在某种程度上,滴滴顺风车拉响的是全行业的警报:作为共享经济的几个仅存硕果之一,顺风车业务的命运被亮起了红灯。

  昔日野心

  2014年1月,北京颁布《北京市交通委员会关于北京市小客车合乘出行的意见》,鼓励小客车开展合乘拼车业务,整个市场如同被注入了兴奋剂。有人统计,当时提供私家车拼车业务的公司超过20家。

  在那之后,团购网站“嘀嗒团”转型为嘀嗒拼车,做起了顺风车业务。

  嘀嗒CEO宋中杰此前在接受《中国企业家》采访时说,当时滴滴、快的在出租车领域的竞争如火如荼,易到在高端专车打出了声势,Uber正在筹备进入中国。对于新入局者嘀嗒拼车来说,出租车业务竞争激烈、高端专车专注于服务小众人群,要想做服务大众出行的平台,好的选项也不多了,仅剩快车和顺风车。相比之下,快车游走在灰色地带,踩在国家管制政策的红线上。顺风车是比较安全的选择。

  选择顺风车领域的不仅仅是嘀嗒。2014年7月底,天天用车面世。之后,多家竞争者竞相涌现,51用车、爱拼车、微微拼车身影活跃。

  资本也在这个领域下注。以天天用车为例,从2014年8月成立后,短短8个月里完成三轮融资,被称为顺风车领域发展最快的创业公司之一。公开资料显示,51用车也获得了投资加持,2015年4月,宣布完成数千万美元C轮融资,由百度领投,红杉资本及其它机构联合投资。

  滴滴的杀入让局面陡变。

  2015年2月14日,滴滴打车和快的打车宣布合并。2月底,滴滴开始研发顺风车项目,6月正式上线。滴滴顺风车对车主祭出的高额补贴,迅速跃居市场榜首。

  2015年7月,据第三方研究机构易观智库报告,顺风车市场前三强分别是滴滴顺风车、嘀嗒拼车和天天用车,占比分别为66.0%、21.3%、5.3%。

  滴滴对顺风车业务寄予厚望。当时公开报道提到,滴滴顺风车总经理黄洁莉称“(顺风车)这个行业几乎看不到天花板”。

  黄洁莉当时对这一市场的规模预计是每天一千万单以上。她在顺风车业务上线之际接受网易科技采访时表示,希望在第二年(2016年)让顺风车成为滴滴内部订单量、用户量最多的业务。“C2C模式最终只有一家独大”。

  后来的事实证明,滴滴的入局对其他玩家的生存造成致命影响,也让顺风车市场进入到寡头时代。

  2015年5月,运营了近两年的爱拼车宣布停止服务。2016年5月,同样运营了两年的微微拼车宣布倒闭。

  时至今日,天天用车和51用车早已销声匿迹。天天用车的最后一条新闻停留在2015年8月:宣布更新新版本3.0。

  根据界面新闻的报道,天天用车母公司北京天和亿科技有限公司曾经试图通过进入汽车后市场来带动天天用车的转型,并先后推出车后服务“车管家”和独立App“麦大大管家”,均未成功。

  之后,顺风车领域鲜有玩家再入局。在庞大的快车市场下,顺风车业务显得不再那么主流。宋中杰承认,顺风车发展速度追不上专车、快车、出租车。

  首先是政策上在缩紧。2016年年底,各地在发布网约车细则的同时,监管部门对顺风车业务的每日搭载次数做了严格规定。北京、上海等地规定提供合乘服务(即顺风车)每车每日不超过2次,郑州等地规定不超过4次。

  其次是顺风车业务总量不大。有行业人士认为,以拼车顺风车为代表的低价市场,约占地铁和公交之外的移动出行市场的15%。平价出租车的份额则为80%。2015年7月嘀嗒公布的峰值日单量为120万。同一时期滴滴顺风车峰值日单量超过200万。作为对比,2016年,滴滴依靠快车业务,总日单量从百万冲到千万,2017年底峰值达到2500万单。而此后关于顺风车业务的日单量,除了节假日会公布部分跨城单量外,鲜有提及。

  根据滴滴公布的数据,2017年春运期间,滴滴顺风车运送了843万人次。2018年春运首个10天,有758万人乘坐滴滴顺风车返家。

  不同思路

  在沉寂多时后,2018年的顺风车市场上迎来新玩家——高德地图。今年3月,高德地图上线了顺风车业务,目前已在成都、武汉两地上线,同时开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等城市的车主招募。

  背靠阿里的高德,做顺风车更像是一次试水,佛性多于狼性。

  高德共享出行平台负责人童遥曾对《中国企业家》描述过高德进入顺风车行业的契机:发现很多用户从小区到写字楼的轨迹重合度很高,每五辆车里面,至少有两辆车可以拼到一起。作为顺风车车主和乘客出行都要使用的工具,高德很想发挥更多作用,比如将两者连接起来。

  去年高德已经将滴滴、易到、神州等网约车服务商接入高德平台上,如今试水顺风车业务,想法之一是规范顺风车行业现状。童遥表示,顺风车行业中存在部分灰色运力,为了营运而不是顺路,高德会把这部分车主去掉。根据车主一天接单的数量,乘客的投诉率等,都可以区分出这些用户。顺风车业务会使用芝麻信用解决方案,如果车主屡次爽约,信用就会受损。

  在未来,高德还计划接入其他顺风车平台,把司机和乘客接入到高德的平台上,共同撮合顺风合乘。

  “我们就是想让出行更简单,没有赚钱的目标。“童遥说。所以,高德并没有对订单量、上线城市有量化的计划。

  滴滴顺风车自查事件之后,高德的相应回应是:女性用户保护机制正在规划中,比如行程中出现不愉快经历,用户可以将问题车主设置为黑名单。

  如果说顺风车业务对于高德是试水,对嘀嗒来说则是其主要阵地之一。社交是嘀嗒曾主打的差异化路线。嘀嗒希望平台上的用户都是绿色出行的支持者,相信他们彼此更容易成为朋友,还推出过具有社交属性的关注、共享行程、春运拼车、周边游等拼车模式。

  2016年7月,为了让用户找到合适的伙伴结伴去玩,嘀嗒上线结伴频道,但关注度不高,昨天,结伴频道发了通知说,正在进行优化调整。

  嘀嗒拼车产品副总裁朱敏曾对《中国企业家》表示,在嘀嗒顺风车中,乘客和司机结成好友、重复搭乘的比例很高,超过25%的订单为重复拼车。

  另外,他认为,拼车的痛点不在于补贴,而在于匹配效率。为此,嘀嗒拼车在用户体验和产品上花了更多功夫,比如强调无差别的用车定价。在嘀嗒平台上,经济型、舒适型和豪华型定价都是相同的,为出租车价格的一半,减少了乘客决策时间,并且增加了乘客前后15分钟都可以选择的区间,增大了匹配概率。

  对于滴滴来说,顺风车业务的定位似乎有所不同——更像是增强用户粘性的补充型业务,甚至显得有些“边缘化”。

  根据此前《财经》报道的滴滴公司内部架构,顺风车事业部被放到了其他业务部门,而不是和专车、快车、出租车等在快捷出行事业群内。

  另外,滴滴顺风车的用户协议显示,顺风车信息服务平台由北京运达无限科技有限公司运营。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开系统上显示,该公司成立于2017年7月,法定代表人是上文提到的滴滴顺风车总经理黄洁莉,股东为北京小桔科技有限公司。

顺风车信息平台用户协议。来源:滴滴App顺风车信息平台用户协议。来源:滴滴App

  滴滴为什么要单独运营顺风车业务?

  互联网评论人keso认为,顺风车本质上不属于经营性业务,不在政府相关网约车政策管制内,理论上更接近于公益性业务。单独放在一家公司来做,也是方便区别。“其他业务主要是赚钱,这个业务主要是为了获得用户,增加用户粘性。”

  风云资本创始合伙人侯继勇认为,独立运营顺风车业务应该是基于两方面考虑:一、风控,滴滴对顺风车本来控制力弱,风控难做;二,财务上的贡献,与其他业务比,顺风车无论单量,营收,利润都不是一个量级。“比较鸡肋,独立是个好选择。”

  坚守还是放弃?

  由于风控和管理上的难度,某种程度上,顺风车业务有点像出行平台中的“不定时炸弹”。但多位投资人在接受《中国企业家》采访时,都认为滴滴不会放弃顺风车业务。

  一位与滴滴有过业务合作的投资人对《中国企业家》表示,顺风车业务一方面体现了滴滴在出行业务上希望实现全覆盖的战略,另一方面也是社交化的尝试(尽管目前来看是比较失败的),“所以还是挺重要的”。

  “顺风车的低价让滴滴在与神州专车、首汽约车等平台的竞争中有优势。” 一位关注出行与消费的投资人对《中国企业家》表示。他认为受这次事件冲击,短期内用户使用顺风车还是会担心,中长期则要看政策如何变化。

  另一位关注出行的投资人在接受《中国企业家》采访时称,“顺风车业务对滴滴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在他看来,一方面,滴滴对顺风车车主抽取10%的信息服务费,获得稳定的现金流。另一方面,私家车主作为高频、优质用户,能带来的想象空间很大,一旦对平台的粘性形成,可以嫁接诸如买卖车、车险、4S店保养、洗车、油卡充值等业务。

  但他也注意到,在迅速扩张中,滴滴顺风车有点“跑偏”了,产品属性出现了变质,以拼车名义加入的全职司机也不在少数。“滴滴顺风车逐渐从社交平台变成运营平台,更多偏重工具性。”

 最后,他认为“本次事件无疑也暴露了顺风车领域的监管不力”。据北京市交通委发布的《北京市私人小客车合乘出行指导意见》,北京市政府鼓励私人客车拼车,然而也同时规定小汽车合乘频次每车每天不得超过两次,禁止职业司机参与。相比之下,郑州市政府对顺风车的管理比较松懈,规定合乘出行提供者每日合乘不得超过4次,让更多非上班族司机混入了顺风车车主群体。

  针对郑州滴滴顺风车司机杀人案,滴滴也表示,“原有的夜间安全保障机制不合理,导致在该订单中针对夜间的人脸识别机制没有被触发。此外,嫌疑人在案发前,曾有一起言语性骚扰投诉记录,客服五次通话联系不上嫌疑人,由于判责规则不合理,后续未对投诉做妥善处理”。

  同时外界对滴滴顺风车的诟病还包括,滴滴顺风车的报警功能被折叠到“更多”选项中,且需要提前备注紧急联系人;乘客未上车前,司机就可看乘客信息,乘客的个人隐私得不到保护,其中关于外貌、性格的评价尤其对女性乘客的安全造成了威胁等。

  滴滴早期投资人、金沙江创投董事总经理朱啸虎5月11日在朋友圈发表评论称,“国民级的应用必须承担起国民级的责任。”

  一周后,自查后的滴滴顺风车将会给出怎样的答案?

  值班编辑:高欢欢

(编辑:上海信息港新闻中心 xxg.sh.cn) 关闭
+ 相关信息咨讯
·网游新规征求意见,游戏圈巨震波及海外股市
·上网联自媒体专委会新增韵达速递、投中网等35个自
·拼多多事件之后,为何腾讯阿里们群体缄默?
·“全民加速奔小康”获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
·联发科成全球最高市占手机晶片制造商 占比达31%
·民营火箭 夹缝求生
·以后上网或用网证,防止个人隐私泄露
·4洲6国的七位全球顶尖科学家齐聚2020腾讯科学WE大
·音集协要求快手停止侵权并赔偿13万元
·贵州省市场监管局约谈电商平台 严禁用“特供”“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上海信息港 xxg.sh.cn 所载作品均转载自境内其他合法网站,均来自我站会员在线投稿,全部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2. 因难以对所有会员投稿文章事前版权筛查,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被侵权需本网删除的,请根据“避风港原则”在作品在本网发表之日或发现被侵权之日起30日内务必发邮件law###shzx.com(发送时请将###更换为@)书面通知我站,若未书面通知我站不负法律责任。

详细声明请访问>>> 上海信息港网络作品传播权及著作权声明
版权所有 ©2003-2024 上海信息港 上海华易信息港(xxg.sh.cn上海信息港网络作品传播权及著作权声明
上海信息港发布会邀请及刊发稿件 QQ:191646616 微信:newsshcn 商业合作:021-34121912


ICP备案号: 沪ICP备202101997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