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上海信息港首页 > 信息资讯 > 科技频道 > 浏览正文


尴尬的银行U盾:使用边缘化 “去U盾化”是大势所趋


2017-10-26 11:01:40

 你有多久没用电脑转账了?你还记得自己U盾的密码吗?近年来,以手机银行、支付宝、微信支付等为代表的移动转账方式快速发展,个人网银U盾日渐淡出人们视线,企业转账也在悄然发生改变。

  日前,建行深圳分行试点新版手机银行,结合华为手机盾技术,今后企业在电子渠道办理转账可以在手机端进行,且手机制单以及复核将无需插入实物盾,距离消灭U盾又近一步。虽然目前仍有不少用户对“无盾转账”的安全性还抱有一些担忧,但业内人士指出,移动端转账在安全核验方面坚持的原理与网银转账相同,技术也在日趋进步,传统实物U盾使用率进一步减少甚至退出历史舞台都在大趋势下成为可能。

  多家银行改造传统U盾

  一直以来,企业的对外转账以及个人的大额转账大多使用网银,且插入实物U盾。但网银转账操作相对繁复、U盾携带不便等问题也在多年的发展中留下不少诟病的声音。

  近日,建行联手华为推出的新版企业手机银行率先在深圳分行试点,今后企业在电子渠道办理转账不仅可以在手机端进行,同时结合华为手机盾技术,手机制单以及复核将无需插入实物盾。

  在此之前,企业在电子渠道办理转账只能通过网银进行,并且需要U盾保护才能制单。一位银行对公业务柜员向北京商报记者介绍,大多数公司转账都执行“双U盾”复核制度,通常是出纳做经办人,财务主管或公司高管做授权,在转账时需要经过两道认证,为的就是保护公司财务安全,防范员工个人利用单个U盾就能将公司的钱转走的风险情况发生。“部分大型企业甚至还可能使用不止两个盾,转账额度也由公司自己设置。”该柜员透露,不过也不排除一些小型企业由法人或公司高管统管公司财务,因此只需要一个U盾。

  据了解,“双U盾”复核制度较为不便的地方在于,两只U盾通常要分开保管,如果遇到其中一人不在公司的情况,转账时间可能就会滞后。建行推出的新版企业手机银行,制单跟复核都可以在手机进行,除转账支付外,还包括代发工资、码上收付、账户查询、客户回单、对公预开户、税号信息、用户管理等功能。

  事实上,在手机盾领域,建行还不算是首个“吃螃蟹者”。今年3月,浦发银行与中国移动联合推出“手机SIM盾”,将安全认证数据植入到用户手机NFC-SIM卡的安全模块中,用户进行手机银行交易时,通过植入手机SIM卡中的安全密码就可以进行验证。

  而要说到银行对传统U盾的优化升级,工行尝试的更早一些。2014年,工行就推出了“通用U盾”,可同时适用于电脑和手机。

  个人U盾使用边缘化

  银行之所以做出如此改变,与近年来移动金融的飞速发展不无关系。根据易观产业数据库发布的中国网上银行市场季度监测报告,2016年四季度,中国网上银行客户交易规模达到536.3万亿元人民币,环比增长6.1%,但同比2015年同期的6.3%已有所放缓,且6.1%的季度增长速度已经是当年的峰值,2016年前三季度网银客户交易规模环比增长分别仅有3.9%、2.8%和5.2%。

  报告认为,由于手机银行及第三方支付的替代,个人网上银行交易额增速明显放缓,个人网银可以着力于大额转账、复杂交易以及特殊授权业务;企业网上银行交易额保持平稳增长,办理的业务主要为账户查询与对账、转账、缴费、收款、代发工资。

  26岁的孟女士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她现在转账都使用支付宝或微信,在使用支付宝进行银行卡转账时,其累计交易金额早已超过免费限额,会被收取一定手续费,但由于操作便捷,孟女士依然青睐于使用第三方支付。对于不选择手机银行的原因,她表示,最初不少银行的手机银行都仅支持绑定本行借记卡,但她手中有3张不同银行借记卡,每次用到的转出卡都不一定相同,所以从开始就没有养成使用手机银行的习惯,更没有使用银行U盾的习惯。

  产业升级与区域金融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李虹含表示,网银U盾转账现在确实受到了包括手机银行、支付宝、微信支付等在内的移动转账的冲击,因为后三者在用户体验方面都做得不错,特别是省去了用户拿着U盾插来插去的不便,而且像有的公司电脑是局域网,受制于风险管控的要求不能不支持U盾。

  “无盾转账”安全性受疑

  不过,与孟女士不同,从银行退休的53岁赵女士还是更信任银行网银。她表示,日常转账需求并不算多,且用到转账的时候单笔金额都较大,一直都是使用网银的U盾和手机验证码双重保护。移动金融方面,赵女士只有微信账号,她认同移动支付的便捷,平时微信钱包里会有几百元钱,用于小额的日常花销。

  被问到如何看待银行U盾改变介质形式,可插入手机端或直接植入手机时,赵女士表示,学习新的U盾使用方式可能需要一个过程,适应使用新的U盾需要时间更长,而也因为这种生疏感,会让她觉得不是很放心。

  使用网银转账更多的企业用户,对“去传统U盾”的形式更无法在短期内适应。今年40岁出头的王女士是一家小型民营企业的财务人员,每年公司转账流水达数百万元。她表示,如果没有实物U盾,她会非常不安心。“比如在办公环境下,输密码时很有可能被他人看到;或者你习惯于用某一个密码,社交平台账户密码、手机密码、银行密码等都是同一个,更容易被人知道;再或者你委托别人办过一次转账,也可能会留下记录。”

  另一位比王女士稍年轻些的公司财务人员表示,他的个人转账都用不到U盾,但公司的转账一定会用,“一是因为额度普遍较大,二也是因为这属于公司财务,无故少了的话需要问责”。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董希淼分析称,现在很多个人版手机银行没有用U盾,这两年来用的比较多的是企业网银,因为企业网银资金比较大,能多一道安全保障。

  “去U盾化”是大势所趋

  U盾是银行提供的数字证书的简称,储存了用户的信息,长期以来都是用户使用网银转账或支付时必须用到的工具。对于银行升级乃至取消传统U盾,不可避免会伴随安全性质疑和用户习惯的重新培养。

(编辑:上海信息港新闻中心 xxg.sh.cn) 关闭
+ 相关信息咨讯
·网游新规征求意见,游戏圈巨震波及海外股市
·上网联自媒体专委会新增韵达速递、投中网等35个自
·拼多多事件之后,为何腾讯阿里们群体缄默?
·“全民加速奔小康”获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
·联发科成全球最高市占手机晶片制造商 占比达31%
·民营火箭 夹缝求生
·以后上网或用网证,防止个人隐私泄露
·4洲6国的七位全球顶尖科学家齐聚2020腾讯科学WE大
·音集协要求快手停止侵权并赔偿13万元
·贵州省市场监管局约谈电商平台 严禁用“特供”“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上海信息港 xxg.sh.cn 所载作品均转载自境内其他合法网站,均来自我站会员在线投稿,全部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2. 因难以对所有会员投稿文章事前版权筛查,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被侵权需本网删除的,请根据“避风港原则”在作品在本网发表之日或发现被侵权之日起30日内务必发邮件law###shzx.com(发送时请将###更换为@)书面通知我站,若未书面通知我站不负法律责任。

详细声明请访问>>> 上海信息港网络作品传播权及著作权声明
版权所有 ©2003-2024 上海信息港 上海华易信息港(xxg.sh.cn上海信息港网络作品传播权及著作权声明
上海信息港发布会邀请及刊发稿件 QQ:191646616 微信:newsshcn 商业合作:021-34121912


ICP备案号: 沪ICP备202101997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