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上海信息港首页 > 信息资讯 > 上海资讯 > 浏览正文


上海“永不拓宽”的街道如何焕发活力 专家:挖掘人文故事


2017-9-10 15:31:54

  

  原犹太难民聚居地舟山路,保留风格鲜明的欧式红砖尖顶房屋。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供图

  近日,一篇“痛心!据说上海整条长乐路预计年底拆除”的公众号文章在微信朋友圈广为传播,引发争议。有人质疑:长乐路(常熟路—陕西南路)是上海64条“永不拓宽”街道之一,街道虽未拓宽,商店就可拆除?后经证明,该消息并不属实,不少网友松了口气。今年恰逢上海确定64条“永不拓宽”街道10周年,这场流言风波值得我们深思:什么是街道保护?不改变街道宽度就是保护吗?

  什么样的街道才永不拓宽

  永不拓宽的街道有何特点?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郑祖安认为,这64条街道普遍辟建历史比较早,比如九江路就建于19世纪50年代,因洋行聚集,曾被誉为中国的“华尔街”。

  路形和环境好(街道尺度宜人、绿化良好、环境清幽)也是一大特点。此外,这些街道,沿路两侧有不少优秀或特色历史建筑,如高楼大厦、新式里弄、花园洋房和石库门。被誉为“小维也纳”的舟山路,曾是二战时期欧洲犹太难民聚居地,保留有风格鲜明的欧式红砖尖顶房屋。

  “这些街道的沿路建筑普遍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曾设有重要机构、团体、企业,或者在当今成为纪念场所、革命遗迹和名人故居。”郑祖安认为。建于1907年的武康路,不仅绿树成荫,而且沿线有优秀历史建筑总计14处,保留历史建筑37处,被誉为“浓缩了上海近代百年历史”的“名人路”。

  “十年,保护成为城市风气”

  交通和街道保护如何权衡,直到今天依然是横亘在城市发展前的难题。

  “当年提出要保护街道的时候,很多人难以理解。”同济大学常务副校长伍江坦言。2007年,上海正式出台《关于本市风貌保护街道(街巷)规划管理的若干意见》,成为全国最早提出历史风貌街道保护的城市,时任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局副局长的伍江就是倡议者之一。

  不少人觉得保存城市老街风情是好,但交通怎么办?

  “街道宽窄和交通通畅与否没有直接关系。”伍江说,十年来这一观点正被越来越多人认可。2005年,上海为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对一些街道进行拓宽。12年之后,交通依然是上海这座一线城市的难题,“时间证明,交通问题并没有因为街道拓宽而得到根治。可是几十年、上百年在街道上留下来的记忆一旦消失,很难再找回来。”

  昨天,“符号上海—上海风貌保护街道文化之旅系列展览”在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开展,本次展览以64条“永不拓宽”街道为主题,是上海相关主题中规模最大的展览,其中绝大多数展品来自普通市民。“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市民关注着、保护着这些街道。十年了,街道保护已经成为一种城市风气。”伍江感慨良多。

(编辑:上海信息港新闻中心 xxg.sh.cn) 关闭
+ 相关信息咨讯
·浦东机场四期扩建工程航站区工程环评报批前公示,
·“和爸爸一起上下班!”开在金融楼宇里的爱心暑托
·上海警方:严厉打击非法放贷违,今年已抓获犯罪嫌
·上海博物馆“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早鸟票
·配合上海南站设施更新改造,7月起金山铁路部分列
·上海又架起一座市域铁路最大跨度桥
·中国首制大邮轮首航在即,你想要的“吃”“住”“
·一个手机号就能让个人隐私“裸奔”?记者做了两次
·上海轨道交通15号线南延伸段开工!崇明线、18号线
·上海动物园今冬意外“翻红”,复古格调成为年轻人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上海信息港 xxg.sh.cn 所载作品均转载自境内其他合法网站,均来自我站会员在线投稿,全部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2. 因难以对所有会员投稿文章事前版权筛查,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被侵权需本网删除的,请根据“避风港原则”在作品在本网发表之日或发现被侵权之日起30日内务必发邮件law###shzx.com(发送时请将###更换为@)书面通知我站,若未书面通知我站不负法律责任。

详细声明请访问>>> 上海信息港网络作品传播权及著作权声明
版权所有 ©2003-2024 上海信息港 上海华易信息港(xxg.sh.cn上海信息港网络作品传播权及著作权声明
上海信息港发布会邀请及刊发稿件 QQ:191646616 微信:newsshcn 商业合作:021-34121912


ICP备案号: 沪ICP备202101997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