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上海信息港首页 > 信息资讯 > 上海资讯 > 浏览正文


沪中心城外围或建自行车专用道 年内疏通骑行断点十公里


2017-8-7 16:43:33
上海或建自行车专用道,扩大自行车路权。

  上海市交通委员会在答复民建上海市委提交的《关于践行“绿色”理念,建设“骑行 城市的建议》的提案时透露,市交通委正对上海自行车专用车道的建设规划进行专项研究,并研究在市中心城区外围建设自行车专用车道。

  此外,市交通委提出2016-2017 中心城慢行交通改善工作任务清单。其中,2017年中心城疏通慢行交通断点瓶颈10公里、新增机(人)非隔离设施18公里等。

  民建上海市委:给予自行车必要的路权

  民建上海市委在提案中指出,在上海道路交通拥堵状况日益严重的情况下,不少市民已开始选择绿色“骑行”的出行方式,2016年开始出现的“共享单车”出行模式,受到市场的高度欢迎,“对此,管理部门应该予以很好的引导和鼓励。”

  提案建议,上海将建设“骑行”专用车道纳入交通整体规划,给予自行车必要的路权。在道路规划、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自行车道的设置,特别是在跨江、跨河的桥隧设计中,充分考虑自行车通道的嵌入,保持足够数量的跨江过河通道;在中心城区交通繁忙区域人行立交桥和快速通道交叉处同步搭建自行车通道;沿45公里滨江通道建设中,通过叠加和复合的设计施工,建设供自行车骑行的“绿道”。

  此外,消除人为“骑行”梗阻,畅通全市“骑行”网络体系。在科学评估、多方论证基础上,修改、取消中心城区部分针对非机动车的不恰当交通管理措施,通过挖掘道路管理潜力,消除非机动车通道的“断点”,赋予其更多的通行权利和便利。

  上海市交通委:研究建设自行车专用道

  对于上述提案,上海市交通委员会在答复中称,已于2016年对本市慢行交通系统进行了专题调研,对现有慢行交通设施进行了排摸。从调研情况看,本市慢行交通设施存在通行可达性不足、部分人非通道标准较低、功能性作用不强、非机动车乱停放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市交通委从打通断点瓶颈、改善通行环境、推进功能性通道建设、优化停放点布局等方面,提出了2016-2017 中心城慢行交通改善工作任务清单。其中,2017年中心城慢行交通改善工作共分31项,具体包括:疏通慢行交通断点瓶颈10公里、新增机(人)非隔离设施18公里、改善慢行交通附属设施项目6项、深化研究项目15项等,并将指导、督促相关区按照任务清单组织实施。

  市交通委还透露,下阶段,本市规土部门将编制和完善本市和重点区域的慢行交通专项规划,重点推进自行车网络的改善和实施。市交通委也已会同相关研究机构,对上海自行车专用车道的建设规划进行专项研究,并将按照“自行车出行是最基本、最绿色、不可取代的出行形式、一种辅助交通或休闲健身的方式,鼓励个体机动化转向慢行”的理念,研究在市中心城区外围建设自行车专用车道。

  单车企业应落实用户信用约束机制

  “共享自行车行业作为一种新生业态,满足了市民短距离出行和对接公共交通需求,我们积极欢迎和鼓励支持其发展。”市交通委称,为规范企业和使用者及社会各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市交通委正会同市公安局、市住建委、绿化市容局、城管执法局、市发改委、工商局、质监局、金融办等部门制定相关的管理指导意见,要求公安机关对蓄意破坏共享自行车、借共享自行车实施欺诈等不法行为,加大执法力度,依法追究违法当事人的法律责任,保障企业和用户权益。

  同时,要求企业建立并严格落实用户信用约束机制,加强企业之间信用信息的互通共享,将多次违法违约的用户列入黑名单,共同限制其对共享自行车的使用,加强对用户失信行为的约束。

  此外,随着本市党政机关公务用车制度的改革,市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也积极拓展各类交通方式,引进共享自行车就是其中一项重要举措,既解决了公务出行问题,缓解了城市道路通行压力,又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目前,上海市机关事务局已在市级机关集中办公点附近增加设置了自行车停放点,引导公务人员使用共享自行车,同时也为来机关办事人员的绿色出行创造了条件。

(编辑:上海信息港新闻中心 xxg.sh.cn) 关闭
+ 相关信息咨讯
·浦东机场四期扩建工程航站区工程环评报批前公示,
·“和爸爸一起上下班!”开在金融楼宇里的爱心暑托
·上海警方:严厉打击非法放贷违,今年已抓获犯罪嫌
·上海博物馆“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早鸟票
·配合上海南站设施更新改造,7月起金山铁路部分列
·上海又架起一座市域铁路最大跨度桥
·中国首制大邮轮首航在即,你想要的“吃”“住”“
·一个手机号就能让个人隐私“裸奔”?记者做了两次
·上海轨道交通15号线南延伸段开工!崇明线、18号线
·上海动物园今冬意外“翻红”,复古格调成为年轻人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上海信息港 xxg.sh.cn 所载作品均转载自境内其他合法网站,均来自我站会员在线投稿,全部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2. 因难以对所有会员投稿文章事前版权筛查,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被侵权需本网删除的,请根据“避风港原则”在作品在本网发表之日或发现被侵权之日起30日内务必发邮件law###shzx.com(发送时请将###更换为@)书面通知我站,若未书面通知我站不负法律责任。

详细声明请访问>>> 上海信息港网络作品传播权及著作权声明
版权所有 ©2003-2024 上海信息港 上海华易信息港(xxg.sh.cn上海信息港网络作品传播权及著作权声明
上海信息港发布会邀请及刊发稿件 QQ:191646616 微信:newsshcn 商业合作:021-34121912


ICP备案号: 沪ICP备202101997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