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还是传统的燃油汽车生产企业,都应该把汽车质量放在第一位,把消费者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
9月23日,温州发生一起威马EX5纯电动汽车“自燃”事件。威马方面回应称:起火情况属实,但与自燃无关。威马通过后台数据发现,事故发生时(车主下车时),这辆汽车的整个电池包数据是完好的,说明起火跟电池包、自燃都没有关系。汽车起火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尚需监管部门给出权威结论,但这起事件再次为车企敲响了安全警钟。
近年来,我国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技术,推动节能出行,新能源汽车逐渐得到消费者认可。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为261万辆,占汽车总量的1.09%,与2017年相比增加107万辆,70%的增幅远超全部汽车10.51%的增长水平。其中,纯电动汽车保有量211万辆,占新能源汽车总量的81.06%。
随着新能源汽车消费量的增加,与新能源汽车有关的质量、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关注。威马EX5纯电动汽车事故发生后,很多人立即与2019年上半年发生的特斯拉轿车自燃、蔚来ES8电动汽车自燃等事件联系起来,对整个新能源车尤其是电动汽车的安全性产生了疑虑。
消费者在电动汽车发生起火事件后,对质量和安全问题心生疑虑是人之常情,也比较符合消费者对新生事物的认知规律。但理性的消费者更明白一个道理:个别电动汽车发生“自燃”事件,不代表所有的新能源汽车都存在安全问题;不只是电动汽车会发生自燃事故,燃油汽车也会发生自燃事故。
在上海特斯拉轿车发生“自燃”事故后,有研究者根据相关数据对电动汽车和燃油汽车“自燃”事件进行研究,得出的结论是:燃油汽车发生的自燃事故率要高于电动汽车。据统计,全球公开报道的特斯拉电动汽车自燃事故约有50起,按照特斯拉电动汽车的销量50万辆计算,特斯拉电动汽车的自燃事故率约为万分之一。与之相应的是,2018年8月15日,韩国发生年内第38起某品牌汽车自燃事故,半个月就烧毁10辆车。该品牌韩国公司宣布,从8月20日开始召回10.6万辆柴油版汽车。如果按照8个半月10.6万的销量计算,该品牌车的年自燃事故率为万分之3.5左右,远高于特斯拉电动汽车的自燃事故率。由此可见,“自燃”并非电动车的专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