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上海信息港首页 > 信息资讯 > 汽车频道 > 浏览正文


三年亏损26亿的腾势没被抛弃 戴姆勒比亚迪再输血3亿


2019-5-18 16:30:39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左茂轩 北京报道

  近期将推出第二款量产新车。

  5月17日晚间,比亚迪(002594.SZ)发布公告称,将对腾势新能源增资1.5亿元,腾势的另一股东戴姆勒大中华区投资有限公司同时增资1.5亿元。双方股东增资后,比亚迪和戴姆勒仍各持有腾势50%的股权。

  比亚迪表示,此次股东双方的增资用来日常经营及新产品研发,主要用于研发费用、专用设备及模具投资、新产品宣传费用、银行本金的偿还及利息支出及服务网络建设等。

  三年亏损26.65亿

  这是比亚迪和戴姆勒今年第二次对腾势新能源“输血”。今年2月,比亚迪和戴姆勒曾对腾势各增资2亿元。2011年,比亚迪和戴姆勒共同出资设立了深圳比亚迪新技术有限公司(腾势的前身),注册资本为6亿元。在2012年-2018年间,比亚迪和戴姆勒曾分别向合资公司进行了5次增资,双方各为腾势相继注入资金4.5亿、1.5亿、2.8亿、5亿和4亿。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加上今年两轮各3.5亿元的增资,比亚迪和戴姆勒对腾势的投资总额已经达到63.6亿元。

  不过,腾势却一直处于亏损的状态。5月14日,比亚迪在回复深交所的年报问询函中,披露了腾势近三年的主要财务数据。2016年、2017年、2018年(未经审计)三年间,腾势的营业收入分别为4.72亿、9.75亿和4.71亿,净利润分别为-13.00亿、-4.77亿和-8.88亿,三年合计亏损26.65亿元。

  而在比亚迪17日发布的公告中公布了腾势今年1-3月未经审计的财务数据,今年 1-3 月,腾势新能源的营业收入为0.35亿元,净利润为-0.44 亿元。

  腾势连年亏损最直接的原因,是销量不佳。近几年,新能源汽车发展迅速,产品技术和成本控制不断得到改善。但腾势在2014年推出首款产品之后,至今未有新车型上市,加之其近30万的昂贵售价,产品定位高端,但市场表现较为惨淡。数据显示,腾势2015-2018年的销量分别为2888辆、2287辆、4713辆、1974辆。

  值得注意的是,几年来销量本就只有一万多辆的腾势,还因为高田气囊发起过一次大规模召回。2018年6月,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根据《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和《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的要求,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备案了召回计划,决定自2018年6月15日起,召回2014年9月19日至2017年12月5日期间生产的部分腾势2014款时尚版、腾势2014款尊贵版、腾势2016款时尚版、腾势2016款尊贵版、腾势2016款荣耀版纯电动汽车,共计10064辆。这几乎是腾势当时的累计全部销量。本次召回范围内的车辆,由于前排乘员正面安全气囊模块(PAB)使用了高田公司生产的未带干燥剂的硝酸铵气体发生器。在安全气囊展开时,气囊的气体发生器可能发生异常破损,导致碎片飞出,伤及车内人员,存在安全隐患。

  对于腾势持续亏损的原因,比亚迪有所解释。腾势新能源是中国首个专注于新能源汽车的合资品牌。2014 年,腾势新能源推出其首款量产纯电动车型,但“腾势”作为中国汽车市场的新品牌,其品牌影响力及市场接受度仍需要一定时间的培育,上市以来其销量一直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较低的销量使得腾势新能源未能达到规模经济,且初创期研发投入较大,综合导致其经营亏损金额较大。

  比亚迪表示,未来,在双方股东比亚迪和戴姆勒的紧密合作及大力支持下,腾势新能源将推出性能更加优越的全新车型,并根据市场情况调整销售策略,促进销量的逐步提升,进而推动其盈利能力的逐步恢复。

  没有放弃腾势

  持续未见改善的亏损,让外界对于腾势的未来发展充满质疑。

  其中一个担忧,来自股东之一的戴姆勒在中国的电动车策略。

  今年3月,在宣布与吉利合资运营smart之后,戴姆勒在中国的电动车合作伙伴变成了三家。一个是认识时间最长、有着多年合资合作的北汽;一个,是戴姆勒最大的单一股东的吉利;另一个,则是目前发展并不理想的腾势。而北汽、比亚迪、吉利是目前中国自主品牌中新能源汽车发展得最好的三家企业,互为竞争对手。戴姆勒巩固在华电动车策略的过程中,面对这样的“三角关系”,天平会向谁倾斜,外界充满猜测。

  “现在戴姆勒面临的是资源如何分配和如何协调与合作伙伴利益关系的问题。毕竟戴姆勒体量有限,资源过度分散也可能导致此次合作的风险和不确定性。”有业内专家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同时,比亚迪自身也面临着补贴退坡所带来的巨大压力。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会向腾势投入持续多少资源,存在一定不确定性。

  不过,从目前来看,即便在过去几年销量未见起色、连年亏损,双方股东还未放弃腾势,并试图通过持续的注入资金,来挽救腾势的颓势。

  今年上海车展期间,在梅赛德斯-奔驰的品牌发布会上,戴姆勒股份公司董事会成员、负责大中华区业务的唐仕凯在发言时,介绍了腾势的发展计划,并发布了新的腾势品牌标识和概念车掠影。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数位戴姆勒高层时,也纷纷表示腾势是戴姆勒在中国电动车战略的重要一环。

  而此前,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与比亚迪多位内部人士沟通时也获悉,比亚迪在加大对腾势的投入,腾势即将有“新动作”,并且对于腾势期望很高。

  比亚迪在17日发布的增资公告中表示,本次增资有利于推动腾势新能源汽车业务的可持续发展。全新的腾势品牌标识和概念车掠影已向公众首次展示,计划推出全新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和全新纯电动车型,同时拥有比现阶段经销商网络覆盖面更广、客户资源更多的巨大优势。

  当然,对于此刻的腾势来说,最迫切需要的是一款具有一定市场竞争力的新车。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腾势近期即将在“大本营”深圳发布第二款量产新车,届时,腾势还将发布品牌的全新定位及产品动态。

  近期将推出第二款量产新车。

(编辑:上海信息港新闻中心 xxg.sh.cn) 关闭
+ 相关信息咨讯
·小米汽车技术发布会28日举行,雷军:这次只发技术
·限行加剧、绿牌收紧 蔚来ES8可能比X5更香
·力邀特斯拉建厂,印度豪言建「全球最大电动汽车制
·特斯拉突然狂降16万官网被挤崩 网友:堪比iPhone
·福耀集团董事长曹德旺提车比亚迪「汉」EV
·上汽集团发布全球首款燃料电池MPV 宣布2025年前推
·BEIJING-X7开回家1个月 95后汽车编辑:质感不输
·特斯拉在华成立保险经纪公司 注册资本5000万元
·90后创业小伙:BEIJING-X7是事业合作伙伴,也是幸
·颜值高 空间大 且安全性好 女司机评BEIJING-X7: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上海信息港 xxg.sh.cn 所载作品均转载自境内其他合法网站,均来自我站会员在线投稿,全部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2. 因难以对所有会员投稿文章事前版权筛查,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被侵权需本网删除的,请根据“避风港原则”在作品在本网发表之日或发现被侵权之日起30日内务必发邮件law###shzx.com(发送时请将###更换为@)书面通知我站,若未书面通知我站不负法律责任。

详细声明请访问>>> 上海信息港网络作品传播权及著作权声明
版权所有 ©2003-2024 上海信息港 上海华易信息港(xxg.sh.cn上海信息港网络作品传播权及著作权声明
上海信息港发布会邀请及刊发稿件 QQ:191646616 微信:newsshcn 商业合作:021-34121912


ICP备案号: 沪ICP备202101997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