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珩
2019年上海车展,成立不久的蔚来汽车不仅带来了即将发售的ES6,而且还推出了自己第三款新车的预览版。作为中国造车新势力的头牌企业,蔚来在车展中的新动作自然也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趁着这次难得的机会,《国际金融报》记者和蔚来联合创始人兼总裁秦力洪“面对面”,聊一聊蔚来的“大佬们”对未来的看法。
谈质疑
世界不欠蔚来一个理解
谈到蔚来,对于不了解蔚来汽车的人来说,或许更多的是“质疑”。
回顾过去,成立近5年以来,蔚来面临了无数风波,外界的质疑从“资金”、“续航里程”到“产品力”和“大规模裁员”,负面信息从未断绝。
“世界不欠蔚来一个理解。”采访伊始,秦力洪即直面质疑之声,“作为创业者,我不觉得委屈,对于蔚来的争议其实很正常。”
秦力洪表示,外界对于蔚来的质疑主要源于两方面因素。首先,中国电动车市场发展仍不成熟,且在过去数年中,时有企业在做如骗补之类的事情。
中汽协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新能源(5.800, -0.10, -1.69%)汽车共计销售125万辆,在总体车市下滑的情况下,新能源同比增速超过60%,2019年预计将达160万辆。但是,去年全国乘用车总销量超过2800万辆,新能源的比例不足5%。而交付量仅有1万台的蔚来ES8更是“沧海一粟”。
其次,秦力洪认为,蔚来汽车的宣传策略太被动。蔚来应该让更多人走近自己,过去更多的是被动式反应。“网络上谣言太多,辟谣根本来不及。但目前的舆论仍是可以扭转的。”
事实上,秦总口中的“谣言”指的是上个月的蔚来员工爆料事件,即3月21日凌晨,疑似蔚来汽车前员工在公开渠道称,蔚来汽车在贷款购车流程上存在问题、2018年1万辆的交付量大部分是员工购车、存在大量裁员现象……
对此,蔚来官方声明表示,员工购车总数仅有2%,裁员确实存在,但并非大幅裁员,而是根据业务需求进行调整。蔚来强调,对谣言发布者诉诸法律渠道。
谣言事件或许已经告一段落,但是舆论的风波远没有结束。
就在不久前,网络上有自媒体用疑似“侮辱性”话语攻击了蔚来汽车的用户。一直在公共关系上“较为被动”的蔚来进行了前所未有的激烈反击。蔚来董事长李斌不仅进行了反驳,还要求对方立即为自己的不当言行道歉。
此次舆论风波似乎正是秦力洪口中,蔚来宣传策略的“转折点”。
谈产品
竞争对手包括汽油车
在车展期间,汽车企业最引人瞩目的毫无疑问是产品。蔚来此次不仅展出了即将量产的ES6,而且在展台中央也放置了一台蔚来轿车的预览版“ET preview”。
数位业内资深人士向《国际金融报》表示,此次上海车展蔚来必将全力以赴,一定要推出新车吸引众人的目光。每家新势力都在“抢时间”,力争在传统车企大举进入纯电市场之前站稳脚跟。新的蔚来轿车,将会是蔚来的“宝马3系”和“Model 3”。
对于这个观点,蔚来的“大佬们”如何看待?
“李斌说过一句话,汽车的销量早在设计的时候就决定了。”秦力洪向记者透露,“目前来看,ET预览版是基本符合我们要求的。尤其是在‘颜值’方面,蔚来做的很不错。”但他认为,目前的ET preview还是有些大,如果量产的话,估计会比现在的尺寸小一些。
而对于首款旗舰车ES8,蔚来多位高管先后承认,它更多的时候是家中的第二台车辆,只面向“年销10万”级别的市场。但是随着ES6进入“年销100万”的5座SUV市场之后,其面临的挑战将远大于ES8,用户可能将在同价位汽油车和电动车之间做出选择。
对此,秦力洪描绘了他眼中蔚来ES6用户的画像:电动车在加速、操控、智能性、国家政策等方面都远远超过汽油车,唯一的短板是续航里程,但可以用服务和充电的方式来弥补。“假设一位城市居民有40万的预算,主要的使用场景是城区交通和短距出行,现在的ES6一定非常符合他的要求。”
不过,新车是否畅销,消费者自然会拿钞票投票。随着下半年ES6的交付,结果也将会逐渐显现。
谈渠道
蔚来还没完全准备好
一些汽车行业内资深销售人士向《国际金融报》表示,消费者都关注汽车产品的优劣,其实在渠道上,造车新势力的挑战远比产品要大的多。
数据显示,BBA在中国布局的4S店全部超过500家,最多的奔驰汽车4S店已经达到600家。在这一方面,蔚来不足BBA的十分之一。一位汽车营销领域的资深人士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蔚来在成立之初疯狂扩张是正确的,但是依然有些慢,新势力如果连店面都没有,谁会来买车呢?”
更重要的是,BBA虽然目前尚未提供有竞争力的电动车产品,但是第二代、第三代产品将符合市场的要求。届时,BBA强大的渠道优势将显现出来,新势力和传统汽车企业的正面冲突才真正开始。
“蔚来总网点只有30多家,但是我们的效率高,每家建在市中心的NIO house的人流量相比起其他品牌的4S店(主要建立在郊区)都要多10倍。更加重要的是,因为所有门店均为直营,一些4S店出现的不愉快情景不太可能在蔚来发生。”秦力洪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