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上海信息港首页 > 信息资讯 > 生活资讯 > 浏览正文


87岁浙大教授花40万买保健品 悔悟后写防骗书籍


2017-5-6 23:26:23

  现年87岁的浙江大学退休心理学教授黄秀兰曾花40万元买保健品,近期,她因一段提醒老年人防骗的视频成为“网红”。浙江省公安厅新浪官微“浙江公安”还发微博转发了相关视频,并建议“转发给身边的老人看看”。

  黄秀兰退休前是浙江大学心理学系教授,目前在广州生活。她告诉记者,自己患有高血压、糖尿病,1998年开始买保健品,从几千元的营养液到6万元的“频谱屋”,共计花掉40万元。某次突然悔悟后,她于2014年撰写了《心理健康活百岁——延缓衰老的策略》一书,并辟专章以亲身经历分析了老年人喜欢买保健品的心理,以此提醒老年人不要上当受骗。

  “老年人买保健品上当受骗,从心理学分析,主要是因为期待心理、恐惧心理、从众心理、名人效应几方面,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老年人太孤独了。”4月27日,黄秀兰向记者表示。

  “买保健品上当受骗,和文化程度没有关系,越有知识的人可能越注重健康、越恐惧死亡。一开始,只要销售员说这个保健品对身体好的,我就买,十几年里越买越多。最近两三年,我意识到保健品很多都是忽悠人的,就写书揭露一些保健品的销售猫腻,基本都是我自己经历过的。”她告诉记者。

  黄秀兰说,保健品公司为了销售产品无所不用其极,平时“叔叔”“阿姨”叫得亲热的不得了,甚至还有一次,销售人员跪在讲台上,管大家叫“爸爸”“妈妈”,“一下就100多人下单了,一单就5000多元,保健品公司一下子就几十万元到手了”。她花6万元买的“频谱屋”,保健品公司进价才2万元,“这行业暴利的不得了”。

  “接触的多了,我就发现保健品公司宣传的一些猫腻,先是用一些小礼品吸引老人去听课,再请来假‘专家’忽悠老人。有一次,‘专家’卖一种养生酸奶,说功能媲美企鹅奶。企鹅又不是哺乳动物,哪来的奶?”她告诉记者。

  结合自己的丰富“经验”,黄秀兰分析,老人买保健品有四种心理:一是期待心理,老年人或多或少有一些疾病,总希望保健品真的能治好自己老毛病;二是恐惧心理,被销售人员一煽动,就会担心不吃保健品疾病会越来越严重;三是从众心理,一起“上课”的老人会觉得那么多人买,肯定还是有一定好处的;四是名人效应,保健品往往会号称“中央首长”专用,老人觉得不会有错就买了。

  “最重要的一点,是老年人太孤独了。包括我自己在内,很多时候明明知道保健品不一定有效果,但销售人员这么亲热,每天上门来和我说话,我不好意思不买。”黄秀兰说。

  她告诉记者,写书分析老年人买保健品心理,是为了揭露保健品公司忽悠套路,提醒老人不要上当受骗。她表示,买了那么多保健品,大部分是吃不好也吃不坏的,有些可能有些作用,但很多都是忽悠人的,“我自己现在已经不买了,保健公司路上发的传单我都不拿,手机号码也换了”。

(编辑:上海信息港新闻中心 xxg.sh.cn) 关闭
+ 相关信息咨讯
·横跨三区、卡了三年的“金昌路”将在春节前后打通
·入冬火锅奶咖外卖订单创新高,上海外卖“暖消费”
·定位硬折扣超市的比宜德一夜关门,关店前5天法人
·百度地图与上海市消保委达成战略合作 成为“2020
·任何疫病的预防都以免疫力为本,这个增强体质的经
·北京预计2月2日出现航班返程高峰
·疫情防控物资紧缺 西藏正积极调配
·浙江今日起每天将再多增加50万只口罩供应市场
·村支书疫情防控失职被停职检查 致20余人居家隔离
·云南口罩厂开工缺人!数百人应聘:全都不要报酬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上海信息港 xxg.sh.cn 所载作品均转载自境内其他合法网站,均来自我站会员在线投稿,全部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2. 因难以对所有会员投稿文章事前版权筛查,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被侵权需本网删除的,请根据“避风港原则”在作品在本网发表之日或发现被侵权之日起30日内务必发邮件law###shzx.com(发送时请将###更换为@)书面通知我站,若未书面通知我站不负法律责任。

详细声明请访问>>> 上海信息港网络作品传播权及著作权声明
版权所有 ©2003-2024 上海信息港 上海华易信息港(xxg.sh.cn上海信息港网络作品传播权及著作权声明
上海信息港发布会邀请及刊发稿件 QQ:191646616 微信:newsshcn 商业合作:021-34121912


ICP备案号: 沪ICP备202101997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