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上海信息港首页 > 信息资讯 > 财经快讯 > 浏览正文


抢占金融科技制高点 上海启动创新监管试点


2020-5-17 23:33:45

上海金融科技中心建设加速,在提出“力争用5年时间,将上海建设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金融科技中心”的总体目标后,一系列相关措施落地。

  17日,上海金融科技产业联盟正式成立,将助推上海金融科技产业的高水平集聚和高质量发展。在成立仪式上,也发布了《上海金融科技白皮书(2019)》(下称《白皮书》),对上海金融科技应用现状进行总结,并展望未来发展方向。

  同时,央行上海总部还宣布正式启动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工作,以探索设计一个包容审慎、富有弹性的创新试错容错机制, 为金融科技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副主任刘兴亚表示,面对新技术应用带来的风险和挑战,在促进金融科技发展过程中,必须统筹好监管与服务的关系,借鉴国际上关于监管沙盒的理念和经验,探索一条既能守住安全底线,又能包容创新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制度。

  “我们已经在积极推进过程当中,大家会有很多期待,我相信再过几个月,我们就可以对监管创新试点的工作,向大家进行一些公布,报告一些好消息。”上海市金融监管局局长解冬对记者表示。

  创新试错容错机制

  近年来,在新一轮信息科技浪潮的助推下,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应用迅速发展,几乎覆盖了金融业所有的领域。但与此同时,新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也给金融监管带来了巨大挑战。

  近年来“监管沙盒”被予以诸多关注。这一概念最早是由英国提出,据《白皮书》称,目前全球范围内已有18个国家或地区已经实施或者正在建立符合本地金融创新需要的监管沙盒。其中,英国、新加坡、澳大利亚、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运作相对成熟,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去年9月,央行印发《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2019-2021年)》,去年12月开始在北京市率先开展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首批试点项目有6个,主要聚焦于纾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提升金融便民服务水平、拓展金融服务渠道等方面。继北京之后,今年4月27日,试点地区扩容至上海市、重庆市、深圳市、河北雄安新区、杭州市、苏州市等6市(区)。

  刘兴亚说,与国外的金融科技监管沙盒相比,我国的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工具符合中国国情,在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前提下,引导持牌金融机构、科技公司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的框架下,赋能金融“惠民利企”,纾解小微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普惠金融“最后一公里”等痛点难点,着力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刘兴亚表示,未来将从三方面来营造安全、开放的金融科技创新发展环境,一是构建包容审慎的监管框架、实现创新和风控的双赢;二是构筑四道防线的创新安全网、提高行业积极性和整体竞争力;三是提升数字化监管能力、助推金融业数字化转型。

  据悉,除了持牌金融机构外,科技公司也可申报试点项目,但须由持牌金融机构为其提供科技产品的金融场景支撑。申报项目可以是金融服务,也可以是科技产品,但项目必须具有业务普惠、技术创新、风险可控及监管支持等特点。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教授,中国金融研究院副院长李峰对第一财经记者称,上海在开展“监管沙盒”工作时,可加强对监管科技的投资,借助科技手段,对相关创新产品、服务进行监督、跟踪、测试、评估等,进一步提升监管能力和效率;另外,考虑到可纳入试点范围的项目较多,建议主要围绕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来进行,特别是在加大金融对外开放方面,可将外资机构也纳入试点范围内。

  《白皮书》也提到,虽然目前“监管沙盒”进入主体多为持牌机构或者持牌机构与科技公司合作项目,但今后随着各地政府监管经验的积累,可考虑扩大监管沙盒的主体范围,不仅为持牌金融机构,也为各类金融科技公司提供孵化试验的空间。

  此前,央行在公告中也称,“为了做好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工作,将引导持牌金融机构、科技公司申请创新测试。”对此,有观点解读称,未来可能会有越来越多的科技公司与金融机构合作的项目被纳入到试点当中。

  “不过,这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李峰告诉记者,“毕竟‘监管沙盒’是在尝试中前进,要确保金融稳定以及资者和消费者的权益,所以先从持牌机构开始,未来关于科技企业如何赋能金融、如何与金融机构合作可能会有更多探索。”

  严监管之下,对于金融机构而言,《白皮书》建议,首先,要明确创新背后的业务合规性和监管主体;其次,控制风险、小范围先行先试,构建一套衡量业务效果、风险程度等创新业务探索效果的指标体系;积极参与完善监管体系,逐步推动创新业务孵化为规模化业务等。

  共同打造产业生态圈

  除了监管上的创新外,同日,上海金融科技产业联盟成立,由人民银行上海总部、上海银保监局、上海证监局、市金融局等8家管理部门联合出任指导单位,由金融要素市场、金融机构、新金融和金融科技子公司、科技企业、高校及科研单位、功能性机构等44家单位共同构成联合发起单位。第一财经也是联合发起单位。

(编辑:上海信息港新闻中心 xxg.sh.cn) 关闭
+ 相关信息咨讯
·五问五答|看忆联eMMC如何赋能智能电视长效稳定
·暑期旅游博物馆热得发烫:门票“一票难求”,广场
·太平人寿副总经理兼江苏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倪
·小林制药将调查93名消费者死亡详情
·经济日报:个人网贷信息接入征信系统,既是约束也
·证券日报:年末购金热度高涨,2024年仍将是黄金小
·普洱茶第一股澜沧古茶上市首日跌18%:上半年净利
·绿色共赢未来可期 2023中国可持续投资发展论坛举
·华为携手久事体育中心公司发布上海体育场智慧场馆
·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携手英雄联盟开展“美好乡村”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上海信息港 xxg.sh.cn 所载作品均转载自境内其他合法网站,均来自我站会员在线投稿,全部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2. 因难以对所有会员投稿文章事前版权筛查,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被侵权需本网删除的,请根据“避风港原则”在作品在本网发表之日或发现被侵权之日起30日内务必发邮件law###shzx.com(发送时请将###更换为@)书面通知我站,若未书面通知我站不负法律责任。

详细声明请访问>>> 上海信息港网络作品传播权及著作权声明
版权所有 ©2003-2024 上海信息港 上海华易信息港(xxg.sh.cn上海信息港网络作品传播权及著作权声明
上海信息港发布会邀请及刊发稿件 QQ:191646616 微信:newsshcn 商业合作:021-34121912


ICP备案号: 沪ICP备202101997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