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意见》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扩大开放的又一重大举措。
近日,央行、证监会、银保监会、国家外管局等四部委联合发布《关于金融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意见》(下称《意见》),从促进粤港澳大湾区跨境贸易和投融资便利化、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促进金融市场和金融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提升粤港澳大湾区金融服务创新水平、切实防范跨境金融风险等五个方面提出4条总体原则和26条具体措施,以进一步推进金融开放创新,深化内地与港澳金融合作,加大金融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力度,提升粤港澳大湾区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的支持引领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意见》中包含多项与资本市场息息相关的内容,如:研究设立广州期货交易所;探索建立跨境理财通机制;开展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跨境投资试点;优化完善“沪港通”、“深港通”和“债券通”等金融市场互联互通安排,等等。其中不少都在2019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下称《纲要》)中有据可依、有迹可循。
可以说,《意见》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扩大开放的又一重大举措,在《纲要》的基础上,进一步反映了决策层希望大湾区成为开展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试验田,成为在“一国、两制、三个关税区”的多元制度格局基础上积极稳妥有序推进金融市场开放的试验田,成为金融行业先行先试产业升级的试验田。
要推进和实现大湾区金融业改革、开放、产业升级,必然要切实做到尊重劳动、尊重科学、尊重知识、尊重技术、尊重人才、尊重创造。但笔者更为看重的是,《意见》的字里行间反映出的尊重历史、尊重规律、尊重实践的精神,而这也正是打造试验田的题中之义,让人耳目一新。
以“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绿色金融合作”一条为例,《意见》明确指出研究设立广州期货交易所,就反映出尊重历史、尊重现实、尊重实践以及其中的科学规律:
第一、从历史上讲,广州具有恢复设立期货交易所的渊源,可谓其来有自。作为全国期货业发展起步最早的城市之一,广州在1992年成立新中国首家期货经纪公司,继而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相继设立华南商品期货交易所和广州商品期货交易所,但由于发展不完善,广州各期货交易所在此后的全国期货业清理整顿中全部被关停撤销。从2006年,广东省和广州市两级政府一直致力于在广州推动恢复设立期货交易所的工作。2015年,国务院印发《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明确提出,在广东自贸区研究设立以碳排放为首个品种的创新型期货交易所。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纲要》中明确提出“支持广州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研究设立以碳排放为首个品种的创新型期货交易所。” 这一次,广州期货交易所如能落地,其信号、意义和价值不言而喻。
第二、从现实上说,广州具备开办期货交易所的条件,可谓只欠东风。身为一线城市,广州一直以来在建设金融中心的过程中都面临一些挑战,最主要的就是大型金融机构总部、全国性交易所缺位而导致的马太效应、辐射效应与集聚效应的缺失。不过,2017年3月,中证机构间报价系统落户广州,广州自此正式告别了没有全国性金融交易平台的历史。2019年3月,上交所南方中心落户广州,有利于以广州为中心辐射广东、福建、海南等地区提供资本市场相关服务。这一次,如果广州期货交易所落地,无疑是在现有基础上的添砖加瓦、锦上添花。
第三、从粤港澳大湾区的整体环境上看,广州也已具备通过设立创新型期货交易所,来推进深化广州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建立完善粤港澳大湾区绿色金融合作工作机制、搭建粤港澳大湾区环境权益交易与金融服务平台、开展碳排放交易外汇试点等一系列改革发展举措的能力。深圳排放权交易所与广州碳排放交易所已分别于2010年9月和2012年9月正式成立。香港近年来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绿色债券市场之一,是联合国环境署于2017年9月牵头成立的“全球金融中心城市绿色金融联盟”城市成员,并在2018年至2019年度的财政预算中宣布推出目前全球规模最大的政府发行计划之一的“1000亿香港主权绿色债券计划”,有望通过“债券联通”进一步内地和香港绿色金融市场的信息流动、产品融合、市场互通。
笔者期望,在《纲要》与《意见》的引领、指导和助力下,在坚持服务实体经济、坚持合作互利共赢、坚持市场化导向、坚持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原则之下,有关地区和部门既以金融支持大湾区建设,又以大湾区建设推动金融改革、开放、产业升级。
支持大湾区建设,既要打造大湾区相对其他地区独特的、领先的具竞争性的发展优势,又要在大湾区各城市内形成多元化、差异化的竞争格局,做到各安其位、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更要在全球化视野下、国际化基础上坚定地促进和实现合作、接轨、联通。“北上广深港澳”等大城市中,大湾区三分有其二,自应负起重塑中国城市和城市集群竞争版图、定义中国模式和中国道路的重任。
以大湾区建设推动金融改革、开放、产业升级,则要做到推动和构建市场化、制度化、长期化的制度框架,打造和完善金融资源形成、调控、分配和传导机制,优化要素配置结构和提高要素配合效率,完善市场体系建设,重塑经济发展动力,增强各级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大力破除制约的各种体制障碍和机制掣肘,以持续释放制度改革红利来发掘结构性潜能。这既是推动大湾区建设的必然要求,又是整个国家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