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继投中《战狼2》、《我不是药神》、《流浪地球》等爆款影片,北京文化曾被市场认为通过跨界并购,已经成功转型影视行业。然而,高溢价收购带来的商誉就像“达摩克里斯之剑”,在收购标的完成业绩承诺的两年后还是引爆了北京文化,公司由此迎来了近十年来的首次亏损。
业绩预告显示,北京文化预计2019年亏损19.5亿元至24.5亿元,较上年同期净利润3.26亿元,同比下降698%至852%。
知名签约演员的出走、子公司管理团队流失、股东的不断减持套现,令北京文化的处境更加艰难。
不过,北京文化的故事还在继续。巨亏后,公司第一大股东华力控股拟转让15.16%的股份,接盘方是文科投资———北京市文投集团旗下的投资平台。
那么,国资平台的入主,能否让北京文化焕发生机?
十年来首亏
也许有投资者会不解,北京文化接连推出了多部爆款影片,理应分得不少票房收入,为什么会产生如此巨额的亏损?特别是公司上一次出现净利润亏损还是在2008年,距离现在已经过去十年。
北京文化称,2019年,影视文化行业受宏观经济下行、行业政策趋紧、竞争环境变化等的影响,行业整体发展放缓。
对于业绩亏损,公司解释称,巨亏原因主要是旗下全资子公司世纪伙伴、星河文化经营业绩下滑,公司拟计提相应的商誉减值准备13.7亿元-14.7亿元。
一位资深会计师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商誉是在企业合并时,购买企业投资成本超过被合并企业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通常来说,经常做并购的企业这个科目的数字会很大。但是商誉并不会给企业带来任何效益,而且还需要计提减值,一旦并购的资产未来盈利出现问题,确认了减值损失,对于上市公司业绩影响会很大,特别是拥有大量商誉的上市公司。
具体来看,2019年,世纪伙伴的经营团队发生变化,暂缓电视剧业务开展,导致全年确认收入仅为113万元,同比下滑99.78%。因此,公司不仅对世纪伙伴计提了商誉减值准备,还对其期末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计提减值准备4.4亿元,对存货计提存货跌价准备4000万元。
需要指出的是,电视剧业务曾是北京文化最重要的业务板块之一。2018年,公司电视剧网剧业务收入为5.18亿元,超过电影业务收入,占公司总收入的42.98%。而2019年上半年,公司电视剧、综艺、新媒体收入为105.75万元,仅占公司总收入的1.7%。
而星河文化的业绩下滑,公司认为是受影视行业监管政策调整、演员限薪令、规范税收秩序等影响,艺人经纪行业受到较大冲击。2019年,行业整体影视剧开机率大幅降低,导致星河文化演员业务量明显减少,再加上限薪令的影响,演员片酬较上年大幅降低。
同时,星河文化自身的签约演员2019年也发生很大变化,主要收入来源的演员流失严重。2017年年报显示,公司旗下艺人包括白百何、郭京飞、黄志忠、焦俊艳、柯蓝、陆毅等,但目前白百何、黄志忠、焦俊艳已不在其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