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上海信息港首页 > 信息资讯 > 社会快讯 > 浏览正文


这个冬天有点冷 一位年轻女医生这样被杀害了


2019-12-28 12:14:12

这个冬天有点冷。

  有很多的喜事,航母入列,胖五上天,相比曾经工作过的阿富汗、中东等地,阿弥陀佛,国泰民安。

  但寒风中,也有悲剧。

  哈萨克斯坦飞机坠落,不幸的是12人遇难,幸运的是,80多人逃过一劫。真的侥幸啊。

  重庆有人跳楼自杀,还砸死了两位路过的高三女生,让人格外唏嘘的是,一位是独生女,一位是失独再生女。这是怎样的悲剧!

  还有,朋友圈更愤怒的,一位年轻的女医生被杀害了,非常残忍地被杀害了。

  昨天(10月27日),北京市检方宣布,对犯罪嫌疑人批捕,罪名是涉嫌故意杀人。

  等待这位凶手的,最多也就是人生几个月的倒计时吧。

  确实让人愤怒。

  要知道,“医生在救你家属的命,你却要了医生的命!”

  网络上,一位遇害医生同事描述了相关过程,部分如下:

  ……我经历了这件事从头到尾的过程,我清楚一切的前因后果、一切的细节。为什么我一直不发声?!我麻木了周围人对我们死活的麻木,我悲愤于社会大众对我们的偏见和仇视,我们临床一线底层的呐喊在人心的旷野上,震荡不出一丝的声响,不然何至于一次次的暴力伤医杀医事件屡见不鲜。

  但这一次,我不想沉默了。

  第一个问题:病人的诊治经过。患者95岁老年女性,脑梗塞后遗症,长期卧床鼻饲营养,生活质量不高。12月4号杨文医生首诊的,病人来时呕吐、纳差、意识不清,家属签字拒绝一切检查,仅要求输点液,但是输液后病情无改善好转,几个家属就认定是杨文医生输液给输坏了。

  之后我们努力说服家属同意检查,证实病情本就不乐观,老太太全身重症感染(胃肠道、泌尿系、肺部)并伴有心衰、心肌损伤,加上基础病多、高龄、自身免疫功能低下,治疗效果不好预后差是肯定的。我们和家属交代病情,完全没办法沟通。

  他们一家子不接受疾病不接受死亡,每天都会因为一点点的病情变化和怀疑我们的用药,不停的吵闹、辱骂、威胁,我们建议病人转院,建议家属走医疗鉴定,都不同意。他们就在抢救室天天跟我们干架,小儿子尤其极端和情绪化,总说老太太死了,我们谁都别想活。半个多月,我们上班都是忍气吞声、胆战心惊。

  第二个问题:为什么不联系病人住院。就一句话,天天犯浑的一家人,谁敢接诊收治?!

  第三个问题:明明知道一家子犯浑,你们没有安全意识么?!我们有,我们谨小慎微的伺候,我们向上反应了,科里医院都记录和备案了该患者及家属情况,也嘱咐我们注意安全。可是就算警察事前来了,也没有用,就像家暴发生多少次,施暴者都可以冷笑面对,直到最后残忍的砍出那么多刀。

  我悲愤于凶手的残忍,在杨文医生凌晨五点多伏案工作时,悄然于背后揪住她头发,扼住她颈部,连砍数刀,那都不是刺伤,那几乎是割头了。多大的仇恨,要这么去发泄,治不好你家人的病,难道我们就不配活着下班么?!我们也上有老下有小。工作上我们竭尽全力,我们更希望治好所有的病人,但那不现实。

  我寒心于周围的麻木,两个小时后,当我侥幸躲过屠刀,接手抢救室工作时。杨文医生就在我身旁,被冰冷的抢救着,她的热血还洒满了一地,空气中都是血的腥味,我经历过无数次惨烈的抢救,但这一次大脑完全空白了……

  我可以理解其中的悲愤,以至于情绪激烈,但身边的医生都成了“战友”,确实让人倒吸一口凉气。

  这是医院,是救死扶伤,但毕竟不是战场啊!

  医生,是我最尊敬的职业。

  不仅仅古人所说的:不为良相,就为良医。

  当年在耶路撒冷工作,三天两头爆炸,有时小爆炸更危险,因为极端分子就是借此等更多人到场后,引爆更大的炸弹。

  因此,每次爆炸后,总是两条路线,一条是民众惊恐向外逃生,另一条不顾风险的“逆行”,一般有三种人,第一是军警,第二医疗救护人员,第三就是我们记者。

  每个人都可能有小病小灾,都不可避免和医生护士打交道,患病情绪紧张,有点焦虑可以理解,我也不能说所有医生都是悬壶济世,但绝大多数医生,确实是值得尊敬的,也确实和病人相处融洽。

  但不管什么理由,这样暴力伤医杀医,已经完全没有底线了。

  看到有医生组织发声:守护医生的生命权就是守护患者的生命权,守护一方安宁的诊疗台就是在守护患者的健康权。

  难道不是这样吗?

  我们难以想象,一个社会如果没有了医生,如果越来越多人都说“我不让孩子学医”,这会是怎样的结果?

  让医生战战兢兢上班,抖抖霍霍检查,心惊胆战开药,这还治得好病吗?

  医患矛盾,其实哪个国家都有。美国也有患者开枪打死医生的,但都是极其极端的例子。我们毕竟还不是美国,我们本应该做得更好而不是更糟。但事实,却总是让人失望。

  怎么办?

  一次又一次,以至于真正麻木?

(编辑:上海信息港新闻中心 xxg.sh.cn) 关闭
+ 相关信息咨讯
·从“观音山现象”看东莞营商环境的变化轨迹
·广东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市政供电问题引发关注
·盘踞广东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违建缘何成“不倒翁”
·上海市慈善基金会第三批价值1500万余元赈灾物资运
·上海男子供养女友及其丈夫一家5年,被骗200万元选
·服装店里卖烟花,上海宝山警方侦破一起非法存储烟
·东莞市林业局为何从“保护神”变成了“保护伞”?
·文旅界探讨民营文旅创新 热议靶向解决营商环境
·总规修编无法推进陷僵局,全国首家民营国家森林公
·举步维艰 广东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发展求破解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上海信息港 xxg.sh.cn 所载作品均转载自境内其他合法网站,均来自我站会员在线投稿,全部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2. 因难以对所有会员投稿文章事前版权筛查,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被侵权需本网删除的,请根据“避风港原则”在作品在本网发表之日或发现被侵权之日起30日内务必发邮件law###shzx.com(发送时请将###更换为@)书面通知我站,若未书面通知我站不负法律责任。

详细声明请访问>>> 上海信息港网络作品传播权及著作权声明
版权所有 ©2003-2024 上海信息港 上海华易信息港(xxg.sh.cn上海信息港网络作品传播权及著作权声明
上海信息港发布会邀请及刊发稿件 QQ:191646616 微信:newsshcn 商业合作:021-34121912


ICP备案号: 沪ICP备202101997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