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北京迎来入冬第二场大雪。当日,CBD附近一家企业正在热火朝天地在搬家,其原来租赁了一栋物业的两层楼,如今要集中到一层楼里办公。对这家企业而言,之所以要减少办公面积,人员减少业务收缩是主要因素。
出于企业自身发展考虑,一些业主减租或者退租,并非当前北京写字楼市场空置率升高的全部因素。除此之外,供应大幅放量也进一步加剧了供需的失衡。
据国际地产服务机构——第一太平戴维斯数据,2019年三季度,北京CBD核心区中服地块迎来第二个交付项目——正大中心,北京甲级写字楼市场继续迎来供应放量,市场存量达到1148.6万平方米。新增供应推动北京全市平均空置率环比上升了0.5个百分点至9.2%,同比上升2.4个百分点。
根据预测,未来五年北京还将有400万平方米左右的甲级写字楼陆续入市,这无疑将放大租赁压力。
空置率的上升也明显影响到了租金变化。今年第三季度,北京市甲级写字楼平均租金为每月每平方米367.6元,平均租金指数环比下降0.4%,连续第三个季度出现环比下滑。大部分商务区平均租金环比出现下调。随着新项目持续交付,北京写字楼整体市场竞争愈发激烈,业主方承压也随之加大。
除了北京,国内其他热点城市也多出现类似问题,近年来,一些城市推出商办用地过多,造成市场供应增加,而需求却受到经济波动影响未能同步增加,甚至有所减少。两大因素相叠加,不少写字楼市场的租赁压力增大,空置率升高明显。
这是短期现象,还是长期趋势?面临租赁压力,业主方又将如何应对,主动降租金,还是提升物业品质?
第一太平戴维斯高级董事温书阅近日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表示,金融及高科技企业依然是租赁市场的主力军,这类租户对高位租金和租金波动的承受能力较高。而集中了诸多新兴互联网企业的望京地区,一些泡沫被挤压,靠资本维持“生计”的一些企业缩减办公面积,部分或全部退租的案例屡见不鲜。
|